[实用新型]一种DTY涤丝加弹机断丝探测切丝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120889381.9 | 申请日: | 2021-04-27 |
| 公开(公告)号: | CN214736339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16 |
| 发明(设计)人: | 赵贤良;毛国良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旭龙布业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D01H13/16 | 分类号: | D01H13/16;D01H13/00;D01H13/10;D02G1/02 |
| 代理公司: | 无锡市汇诚永信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60 | 代理人: | 李珍珍 |
| 地址: | 3100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dty 涤丝加弹机断丝 探测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DTY涤丝加弹机断丝探测切丝装置,该方案包括主动轮、与主动轮内圈旋转连接的支撑座、与主动轮内圈啮合的驱动电机、设于支撑座上的切断电缸、与切断电缸对应设置的刀座及与主动轮外圈相切的两个从动轮;所述主动轮的外侧面上设有多个均匀分布的切断孔;所述切断电缸上设有切刀,通过切断电缸驱动切刀伸出切断孔外与刀座配合将丝线切断;所述刀座上设有与切刀配合的刀槽,所述刀槽内设有刀片感应元件,该方案通过刀片感应元件来判断切刀是否进入到刀槽内,从而判断丝线是够被切断。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加弹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DTY涤丝加弹机断丝探测切丝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丝线制造加工领域中加弹机较为常见,加弹机将棉纶、涤纶等丝线进行包覆后进行假捻,使得丝线具有一定弹性;而市场上常见的包覆加弹机用切丝器是将包覆加弹后的丝线出现质量问题时进行及时切断,但是现有的切丝器均没有断丝检测功能,容易导致断丝位置的丝条被卷绕到罗拉上,需要人工观察并进行人工操作,因此需要提出一种新的方案来解决这个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DTY涤丝加弹机断丝探测切丝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一种DTY涤丝加弹机断丝探测切丝装置包括主动轮、与主动轮内圈旋转连接的支撑座、与主动轮内圈啮合的驱动电机、设于支撑座上的切断电缸、与切断电缸对应设置的刀座及与主动轮外圈相切的两个从动轮;所述主动轮的外侧面上设有多个均匀分布的切断孔;所述切断电缸上设有切刀,通过切断电缸驱动切刀伸出切断孔外与刀座配合将丝线切断;所述刀座上设有与切刀配合的刀槽,所述刀槽内设有刀片感应元件。
工作原理及有益效果:1、通过切断电缸驱动切刀对丝线进行切断,丝线被主动轮和两个从动轮拉紧,因此当切刀运动到刀槽内的时候丝线必定会被切断,丝线被切断时还分开的两段丝线也并不会跌落,只需要通过刀片感应元件检测是否有切刀进入刀槽即可判断丝线是否被切断,从而快速判断出丝线已经断丝,与现有技术相比,无需人工判断,避免了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
2、与现有技术采用外置的气缸来切断不同,本方案采用设置在主动轮内圈位置的电缸,不仅占用空间小,而且执行更加快速,只需要通过电信号就能够调节切断电缸的行程和切断速度,且电缸比气缸不易出现问题,维护周期长,维护成本更低。
进一步地,所述刀槽旁设有朝向主动轮设置的断丝感应元件。
进一步地,每个所述从动轮上均设有一张力传感器。
进一步地,所述主动轮内圈分为齿形段和光滑段,齿形带段与驱动电机的驱动齿轮啮合,光滑段与支撑座外圈旋转配合,且支撑座用于安装切断电缸的端面与光滑段具有安装间隙,切断电缸设于安装间隙内。
进一步地,所述主动轮内设有与每个切断孔连通的气槽以及与气槽连通的抽气管,且所述气槽内设有与切断孔一一对应的柔性密封条,当切刀伸出气槽时,柔性密封条被顶开,初始状态时,柔性密封条并拢将内圈的切断孔密封。
进一步地,所述抽气管远离主动轮的一端连接有转接盘,所述转接盘与主动轮同轴旋转,且所述转接盘远离主动轮的一端通过密封轴承旋转连接有一主气管。
进一步地,所述刀座上设有独立控制板,所述切断电缸、刀片感应元件、断丝感应元件及张力传感器均分别与独立控制板通信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独立控制板为ARM控制板。
进一步地,ARM控制板上设有存储模块和报警模块,通过所述存储模块记录张力异常情况和张力调节情况,通过所述报警模块向加弹机主机发送警报。
进一步地,所述驱动电机为伺服电机。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旭龙布业有限公司,未经杭州旭龙布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88938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