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大体积混凝土浇筑的可调节式快速布料的溜槽有效
申请号: | 202120889142.3 | 申请日: | 2021-04-27 |
公开(公告)号: | CN215561948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18 |
发明(设计)人: | 周彪;白松;渠凯;王彦威;李贵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交路桥建设有限公司;中交路桥华北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D21/00 | 分类号: | E01D21/00;E04G21/04;E01D101/24 |
代理公司: | 北京知果之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41 | 代理人: | 崔金;李志刚 |
地址: | 101149 北京市通***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体积 混凝土 浇筑 调节 快速 布料 溜槽 |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大体积混凝土浇筑的可调节式快速布料的溜槽,用于承台高度均超过3m的混凝土浇筑,该大体积混凝土浇筑的可调节式快速布料的溜槽包括:呈倾斜设置的钢管,所述钢管的第一端切割有混凝土进料口,第二端设置有用于封堵的封板;所述钢管下端沿其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有多个混凝土出料口,所述混凝土出料口上固定有用于布料的橡胶软管,所述橡胶软管的下端延伸入承台钢筋内。本申请达到了降低混凝土自由下落高度,使其布料均匀的目的,从而实现了保证大体积混凝土浇筑质量、提高施工效率的技术效果,进而解决了相关技术中对于高度超过3m的承台进行混凝土浇筑时,容易造成混凝土离析,浇筑速度慢,施工时间长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桥梁施工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大体积混凝土浇筑的可调节式快速布料的溜槽。
背景技术
大型桥梁因结构受力体系要求,承台尺寸远超一般桥梁,如斜拉桥、悬索桥等主墩/塔部位的承台,承台高度均超过3m,承台体积大,混凝土浇筑时间长,传统采用普通溜槽、汽车泵等工艺进行浇筑,均存在缺点:1、普通溜槽缺点:(1)溜槽布料不均匀,容易造成混凝土离析;(2)混凝土自由下落高度大于规范2m的要求,容易造成混凝土离析;2、汽车泵送混凝土缺点:(1)混凝土浇筑速度慢,施工时间长;(2)汽车泵送成本高。
针对相关技术中对于高度超过3m的承台进行混凝土浇筑时,容易造成混凝土离析,浇筑速度慢,施工时间长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大体积混凝土浇筑的可调节式快速布料的溜槽,以解决相关技术中对于高度超过3m的承台进行混凝土浇筑时,容易造成混凝土离析,浇筑速度慢,施工时间长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大体积混凝土浇筑的可调节式快速布料的溜槽,用于承台高度均超过3m的混凝土浇筑,该大体积混凝土浇筑的可调节式快速布料的溜槽包括:呈倾斜设置的钢管,所述钢管的第一端切割有混凝土进料口,第二端设置有用于封堵的封板;所述钢管下端沿其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有多个混凝土出料口,所述混凝土出料口上固定有用于布料的橡胶软管,所述橡胶软管的下端延伸入承台钢筋内。
进一步的,混凝土出料口上固定有出料管,所述橡胶软管固定套设在出料管上;所述出料管内沿其径向设置有用于控制混凝土流量的插板。
进一步的,橡胶软管的上端与所述出料管通过钢丝或抱箍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钢管上端开设有与所述混凝土出料口对应的观察口。
进一步的,还包括固定缠设在橡胶软管上的连接绳,所述连接绳的上端挂设在所述观察口上。
进一步的,钢管的直径设置为500-600mm。
进一步的,观察口的长度为50cm。
进一步的,相邻所述出料口之间的间距为3m。
进一步的,混凝土进料口的长度为1m。
进一步的,还包括用于支撑钢管第一端和第二端的支架。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呈倾斜设置的钢管,所述钢管的第一端切割有混凝土进料口,第二端设置有用于封堵的封板;所述钢管下端沿其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有多个混凝土出料口,所述混凝土出料口上固定有用于布料的橡胶软管,所述橡胶软管的下端延伸入承台钢筋内,达到了降低混凝土自由下落高度,使其布料均匀的目的,从而实现了保证大体积混凝土浇筑质量、提高施工效率的技术效果,进而解决了相关技术中对于高度超过3m的承台进行混凝土浇筑时,容易造成混凝土离析,浇筑速度慢,施工时间长的问题。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使得本申请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变得更明显。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附图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交路桥建设有限公司;中交路桥华北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中交路桥建设有限公司;中交路桥华北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88914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