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动装载机有效
| 申请号: | 202120881124.0 | 申请日: | 2021-04-27 | 
| 公开(公告)号: | CN215367507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31 | 
| 发明(设计)人: | 王明江;孟祥恒;国逸豪;于振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徐工工程机械研究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2F9/20 | 分类号: | E02F9/20;E02F9/00;E02F9/18 | 
| 代理公司: | 南京纵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24 | 代理人: | 毛燕飞 | 
| 地址: | 221004 江苏省徐***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动 装载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动装载机,电池罩与车架总成旋转连接,还通过第一连接组件与设置在电池两侧的车轮罩连接,通过第一连接组件推动电池罩向上方可旋转的打开;设置在电池前侧的配置通过螺栓连接件与车轮罩固定连接,配重还通过第二连接组件与车架底板转动连接,待拆卸螺栓连接件,配重通过第二连接组件向下旋转打开,电池罩向上开启与配重向下转动所形成的开口度大于电池的尺寸。本实用新型通过快换结构连接配重,将配重的整体装配更改为翻转装配,一方面能够为电池的更换预留足够的便于操作的拆卸空间,另一方面这种装配方式使得电池更换过程中,能够减少配重的拆卸步骤,有效的节省电池的更换时间和人力成本。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动装载机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动装载机。
背景技术
装载机的传统燃料为柴油,既对环境造成污染,同时也严重浪费能源,为改善这一状况,许多工程机械厂家开发电动装载机。
电动装载机利用蓄电池作为储能动力源,通过电池向电机提供电能,驱动电动机运转,从而推动装载机前进及工作,所以电动装载机电池消耗特别大,一般采用大功率可充电电池作为电动装载机动力源。现阶段电动装载机刚刚开始推广使用,存在很多不足,电池容量有限,满电量电池仅能支持装载机工作数个小时,需要及时充电,但是电池充电时间很长,充电期间机器无法工作,往往会耽误工作时间。目前的解决办法是一台电动装载机配有两个或以上的电池,电量耗尽后直接替换电池,节省了充电时间。但是装载机电池体积较大,需要拆卸掉电池罩与配重,才能有足够的空间更换电池,更换电池后仍需将电池罩与配重安装到装载机上。且现有技术中的电动装载机在更换电池时还存在以下缺点:
(1)电池罩开启角度小,用于维修电池等相关部件,无法提供电池更换空间;增大电池罩开启角度保证电池更换空间则受限于电池罩体积、重量与结构,难以实现;
(2)电池更换时,需要拆卸电池罩、配重等电池周边部件,部件普遍体积较大,拆卸及装配时需多人配合,费时费力;
(3)配重通过螺栓安装在车架底板及轮罩上,固定点较多,安装方式复杂。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电动装载机的电池更换过程中的拆卸困难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具有电池快换结构的电动装载机。通过采用本实用新型中的电池快换结构,能够减少更换电池时电池罩与配重需重新拆卸及装配的步骤,节省电池的更换时间。
实现上述技术目的,达到上述技术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电动装载机,包括车架底板、电池罩、配重、车轮罩和车架总成,所述电池罩在闭合状态下与车架底板和车架总成形成闭合空间,电池设置在闭合空间内;所述电池罩与所述车架总成旋转连接,还通过第一连接组件与设置在电池两侧的所述车轮罩连接;所述第一连接组件能够推动所述电池罩向上方旋转打开;设置在电池前侧的配重与所述车轮罩固定连接,所述配重还通过第二连接组件与所述车架底板转动连接,拆卸所述螺栓连接件后,所述配重通过所述第二连接组件向下旋转打开,所述电池罩向上开启与所述配重向下转动所形成的开口度大于所述电池的尺寸。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二连接组件包括第一支架和与第一支架铰接的第二支架,所述第一支架与所述车架底板固定相连,所述第二支架与所述配重固定连接;
还包括翻转机构,所述翻转机构与铰接的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相互配合,驱动所述配重以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的铰接点为旋转点进行转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翻转机构包括直线运动组件和连接杆,所述直线运动组件固定于车架底板上;所述连接杆一端与所述配重转动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直线运动组件转动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直线运动组件包括共线设置的液压杆、直线导轨和滑轨小车,所述滑轨小车与所述直线导轨滑动相连,所述液压杆指向所述配重方向,所述液压杆的一端固定在所述车架底板上,另一端与所述滑轨小车连接,用于推动所述滑轨小车在所述直线导轨上往复移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徐工工程机械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江苏徐工工程机械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88112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波纹管试验的防护套
- 下一篇:一种组合式带导流板喷雾干燥塔塔顶弯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