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基于连续油管的钻井管柱有效
申请号: | 202120880809.3 | 申请日: | 2021-04-27 |
公开(公告)号: | CN215718529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01 |
发明(设计)人: | 曾双红;单宇;陈龙堂;邹强;甘勇;李军;徐颖;杨连行;王松涛;安志杰;张思楠;黄腾;王树强;陈小凯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B17/07 | 分类号: | E21B17/07;E21B4/04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臧微微;赵燕力 |
地址: | 100007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连续 油管 钻井 管柱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基于连续油管的钻井管柱,其包括由下至上依次连接的钻头、井底马达、减震短节、随钻测量装置、钻压控制短节、推进器调节短节和连续油管。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减震短节能够减轻钻具震动,提供钻头破岩效率,保护钻具,解决了现有的基于连续油管的钻井管柱无法减轻钻具震动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钻井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基于连续油管的钻井管柱。
背景技术
近年来连续油管钻井技术已广泛用于钻井技术领域,由于连续油管具有可连续起下、不需要接单根作业的技术优点,因此具有高钻井效率和井控安全性,并大幅度减轻了劳动强度,降低了钻井成本。由于钻井过程中经常会钻遇一些坚硬岩石,会使钻柱发生周向震动、横向震动和轴向震动,当钻头的纵向震动频率与钻具纵向震动固有频率达到一定数值时,就会引起跳钻现象,即共振现象,进而会造成工程事故,造成人员及经济上的损失,但现有的基于连续油管的钻井管柱无法减轻钻具震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基于连续油管的钻井管柱,以解决现有技术无法减轻钻具震动的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基于连续油管的钻井管柱,其包括由下至上依次连接的钻头、井底马达、减震短节、随钻测量装置、钻压控制短节、推进器调节短节和连续油管。
如上所述的基于连续油管的钻井管柱,其中,所述减震短节包括外筒和能轴向滑动地设于所述外筒内的减震活塞,所述外筒的上端和下端分别与所述随钻测量装置和所述井底马达连接,所述减震活塞的顶部具有供所述外筒内的钻井液施加向下压力的受压端面,所述减震活塞的外侧壁上设有上台阶,所述外筒的内侧壁上设有位于所述上台阶下方的下台阶,所述上台阶与所述下台阶之间形成密闭的压力传导腔。
如上所述的基于连续油管的钻井管柱,其中,所述外筒内设有一扩径孔,所述扩径孔位于所述下台阶上方,所述扩径孔的孔径大于所述减震活塞的外径,所述受压端面朝向所述扩径孔,所述减震活塞的顶部能伸入所述扩径孔内。
如上所述的基于连续油管的钻井管柱,其中,所述外筒的内侧壁上设有上限位凸台和下限位凸台,所述下台阶位于所述上限位凸台和所述下限位凸台之间,所述减震活塞位于所述上限位凸台和所述下限位凸台之间,所述上限位凸台和所述下限位凸台之间的垂直间距大于所述减震活塞的轴向长度。
如上所述的基于连续油管的钻井管柱,其中,所述推进器调节短节包括筒状的外壳、以及固定在所述外壳的外壁上且用于抵压在井筒的内壁上的螺旋状的驱动轮,所述驱动轮的中心轴线相对于所述外壳的中心轴线倾斜,所述驱动轮通过旋转并沿所述井筒的内壁螺旋运动来牵引所述连续油管。
如上所述的基于连续油管的钻井管柱,其中,所述驱动轮的中心轴线与所述外壳的中心轴线之间的夹角为锐角。
如上所述的基于连续油管的钻井管柱,其中,所述驱动轮的中心轴线与所述外壳的中心轴线之间的夹角为30°~60°。如上所述的基于连续油管的钻井管柱,其中,所述外壳和所述驱动轮为一体式结构。
如上所述的基于连续油管的钻井管柱,其中,所述井底马达与所述减震短节之间、所述减震短节与所述随钻测量装置之间、所述随钻测量装置与所述钻压控制短节之间、所述钻压控制短节与所述推进器调节短节之间、以及所述推进器调节短节与所述连续油管之间均连接有旋转短节。
如上所述的基于连续油管的钻井管柱,其中,所述钻压控制短节与所述随钻测量装置电连接,所述钻压控制短节接收所述随钻测量装置测量的钻压信号并根据所述钻压信号自动控制钻压。
本实用新型的基于连续油管的钻井管柱的特点和优点是:
1、本实用新型的基于连续油管的钻井管柱,通过设置减震短节能够减轻钻具震动,提供钻头破岩效率,保护钻具,解决了现有的基于连续油管的钻井管柱无法减轻钻具震动的问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88080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塑料球的自动清洗装置
- 下一篇:车下吊装框架及轨道车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