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永磁电动滚筒轴承注排油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120876177.3 | 申请日: | 2021-04-26 | 
| 公开(公告)号: | CN214744900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16 | 
| 发明(设计)人: | 孙洪霞;贺宜标;邵文杰;李洪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盛茂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16N37/00 | 分类号: | F16N37/00;F16N31/00;H02K5/16 |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辉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7 | 代理人: | 刘慧 | 
| 地址: | 277013 山东省枣庄***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永磁 电动滚筒 轴承 注排油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永磁电动滚筒轴承注排油装置,包括设置于端盖上的注油装置以及设置于轴承外盖上的排油装置,连接法兰和轴承外盖上对应注油装置和排油装置分别设置有注油口和排油口,所述注油口和排油口的开口均朝向外盖方向设置。在同侧轴承外盖上分别设置注油口和排油口,方便注油的同时,解决了设备漏油的完全隐患,通过将注油口和排油口均朝向外盖设计,方便操作人员在打开外盖后就能顺利进行注油或排油作业。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永磁带式输送机设备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永磁电动滚筒轴承注排油装置。
背景技术
永磁带式输送机上运情况下,当皮带机输送带运行阻力小于物料提升阻力时,输送带将会发生逆转,需要设置逆止装置。通常情况下逆止器外置在永磁电动滚筒的一侧或安装在卸载滚筒上。而当皮带机结构不允许、矿方井下峒室条件受限时,则需将逆止器置于永磁滚筒筒皮内侧,以满足矿方使用要求。该种安装形式虽能解决上述问题,但却带来了永磁滚筒内置逆止器侧轴承注油、排油困难的问题。
因此,现有技术还有待于进一步发展和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种种不足,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现提出一种永磁电动滚筒轴承注排油装置。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永磁电动滚筒轴承注排油装置,包括设置于端盖上的注油装置以及设置于轴承外盖上的排油装置,连接法兰和轴承外盖上对应注油装置和排油装置分别设置有注油口和排油口,所述注油口和排油口的开口均朝向外盖方向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注油装置包括连通外部与轴承的注油通道以及直通式油杯,所述注油通道设置于端盖内部,所述油杯固定连接于端盖表面的注油通道开口处。
进一步的,所述注油通道由注油口到轴承之间倾斜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注油口内径大于注油枪外径。
进一步的,所述排油装置包括连通外部与轴承外盖的排油通道以及设置于排油通道与排油口连接处的排油套组件,所述排油通道设置于轴承外盖内部,所述排油套组件固定连接于排油口内。
进一步的,所述排油口包括连接法兰上开设的第一排油口以及轴承外盖上开设的第二排油口,第一排油口和第二排油口轴心重合。
进一步的,所述排油通道为U形排油通道。
进一步的,所述排油套组件包括两端开口的限位套、用于控制限位套一端开口状态的钢球以及用于将钢球抵接在限位套一端开口上的压缩弹簧,所述压缩弹簧的一端固定于钢球上,另一端固定于远离钢球侧的限位套上。
进一步的,所述排油口处连接有用于收集排出液体的外接装置。
进一步的,所述注油装置和排油装置分别设置在轴承两侧。
有益效果:
1、将注油口开口朝向设置与外盖方向一致,方便操作人员无需调整注油枪角度就能快速与油杯对接完成加油操作,提高设备维护效率,进而间接的提高设备生产效率;
2、在注油端同时设置排油口和排油装置,避免当轴承润滑油升温水化流入轴承外盖腔内时,多余的水化润滑油经过定子轴与轴承外盖间的间隙渗出,通过轴承外盖与联接法兰间的间隙流入筒体内,产生安全隐患;
3、通过将注油装置和排油装置设置在轴承两侧,且设置于同一竖直平面内的下方和上方,确保润滑油能在轴承内充分润滑后才将多余的液体排出。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中一种永磁电动滚筒轴承注排油装置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图1中A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图1中B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盛茂机电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山东盛茂机电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87617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