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儿童重症患者护理束缚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20876081.7 | 申请日: | 2021-04-26 |
公开(公告)号: | CN214968148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03 |
发明(设计)人: | 周亚敏;郭加伟;王金萍;董娜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G7/075 | 分类号: | A61G7/075;A61F5/37;A61G7/05 |
代理公司: | 郑州简邦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98 | 代理人: | 于建元 |
地址: | 4500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儿童 重症 患者 护理 束缚 装置 | ||
一种儿童重症患者护理束缚装置,有效的解决了现有装置不便对儿童患者肢体进行固定的问题;包括左右方向的支撑板,支撑板上左右两侧分别滑动连接有上下轴向且沿前后方向均布的滑动杆,滑动杆上设有位于支撑板上方的夹板,支撑板下端滑动连接有左右方向的主动板,主动板上开设有多个与滑动杆一一对应且上下轴向的滑动槽,前后相对的两个滑动槽组成八字形,滑动杆下端插入其对应侧的滑动槽内且可在滑动槽内滑动;本实用新型结构巧妙、使用方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儿科重症护理辅助器械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儿童重症患者护理束缚装置。
背景技术
儿科重症护理是针对于重症儿童的护理工作,儿童护理通常要比与成人的护理工作要求的更加的严谨,由于有的儿童在治疗的过程中常常不配合医护人员的护理工作,并且还有的儿童在重症昏迷时常常会有无意识举动,使治疗的管道脱离等,所以通常会对儿童进行束缚,但是目前用于束缚儿童的工具无法根据儿童自身的体位来调节角度,使用时操作繁杂,增加了医务人员的使用难度,不利于医务人员工作效率的提升,降低了装置的实用性。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情况,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儿童重症患者护理束缚装置,有效的解决了现有装置不便对儿童患者肢体进行固定的问题。
其解决的技术方案是,本实用新型包括左右方向的支撑板,支撑板上左右两侧分别滑动连接有上下轴向且沿前后方向均布的滑动杆,滑动杆上设有位于支撑板上方的夹板,支撑板下端滑动连接有左右方向的主动板,主动板上开设有多个与滑动杆一一对应且上下轴向的滑动槽,前后相对的两个滑动槽组成八字形,滑动杆下端插入其对应侧的滑动槽内且可在滑动槽内滑动。
本实用新型结构巧妙、使用方便,只需向左拉动手柄,即可对患者的肢体进行束缚,转动转柱,即可对支撑板的角度进行调节。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轴测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剖切俯视轴测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全剖左视轴测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全剖俯视轴测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图2中A的放大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图2中B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由图1至图6给出,包括左右方向的支撑板1,支撑板1上左右两侧分别滑动连接有上下轴向且沿前后方向均布的滑动杆2,滑动杆2上设有位于支撑板1上方的夹板3,支撑板1下端滑动连接有左右方向的主动板4,主动板4上开设有多个与滑动杆2一一对应且上下轴向的滑动槽5,前后相对的两个滑动槽5组成八字形,滑动杆2下端插入其对应侧的滑动槽5内且可在滑动槽5内滑动。
为了便于对主动板4进行控制,所述的主动板4左端设有手柄6,支撑板1下端前侧滑动连接有左右方向的棘齿条7,主动板4上前端设有可与棘齿条7啮合的齿牙8。
为了便于解除对主动板4的限位,所述的支撑板1前端滑动连接有U形的滑动框9,滑动框9后端与棘齿条7固定连接,滑动框9和支撑板1之间经弹簧连接。
为了对本装置进行固定,所述的主动板4下方设有左右方向的固定板10,固定板10下端滑动连接有升降板11,固定板10上转动连接有上下轴向的螺杆12,螺杆12下端贯穿升降板11且与升降板11螺纹连接。
对了使本装置可转动,所述的固定板10上端设有上下轴向的固定筒13,固定筒13内同轴转动连接有转柱14,转柱14上端伸出固定筒13且与支撑板1固定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未经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87608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建筑护栏
- 下一篇:便于线缆取出包装的收线架和收线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