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康复医学手部训练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20876043.1 | 申请日: | 2021-04-26 |
公开(公告)号: | CN215136605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14 |
发明(设计)人: | 张佳;田文娜;叶望琳;王金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主分类号: | A63B23/16 | 分类号: | A63B23/16;A63B21/055;A63B21/008 |
代理公司: | 郑州简邦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98 | 代理人: | 于建元 |
地址: | 4500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康复 医学 训练 装置 | ||
一种康复医学手部训练装置,有效的解决了现有装置锻炼功能单一的问题;包括左右方向的底板,底板右侧设有前后方向的支撑板,支撑板左侧滑动连接有多个沿前后方向分布的拉环,支撑板前后两侧分别滑动连接有连接杆,拉环右端经滑杆与其对应侧的连接杆连接,底板上转动连接有位于支撑板下方且前后轴向的转轴,连接杆右端经拉绳与转轴连接,转轴前后两侧分别设有第一齿轮,底板上前后两侧分别滑动连接有与其对应侧第一齿轮啮合的齿条,齿条上端设有踏板;本实用新型结构巧妙、使用方便,拉动拉环即可完成对患者手部和下肢的锻炼,增加了本装置的实用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康复科辅助器械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康复医学手部训练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中风患者往往会出现手脚行动不灵活的后遗症,为此,在中风患者在术后一般需要进行康复训练,手部训练器是病人活动手指,锻炼握力与灵活性的重要器械之一,但是,现有的手部训练器在使用的过程中存在一些缺陷。比如,现有的手部训练器,较为简单,不方便对训练的力度进行调节,且病人的手部力量不稳定,在训练时,训练器容易掉落,实用性较差,锻炼的效果单一,不能够对患者的下肢同时进行训练,不利于患者身体的协调性。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情况,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康复医学手部训练装置,有效的解决了现有装置锻炼功能单一的问题。
其解决的技术方案是,本实用新型包括左右方向的底板,底板右侧设有前后方向的支撑板,支撑板左侧滑动连接有多个沿前后方向分布的拉环,支撑板前后两侧分别滑动连接有连接杆,拉环右端经滑杆与其对应侧的连接杆连接,底板上转动连接有位于支撑板下方且前后轴向的转轴,连接杆右端经拉绳与转轴连接,转轴前后两侧分别设有第一齿轮,底板上前后两侧分别滑动连接有与其对应侧第一齿轮啮合的齿条,齿条上端设有踏板。
本实用新型结构巧妙、使用方便,拉动拉环即可完成对患者手部和下肢的锻炼,增加了本装置的实用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轴测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全剖主视轴测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剖切右视轴测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剖切俯视轴测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全剖左视轴测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图5中A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由图1至图6给出,包括左右方向的底板1,底板1右侧设有前后方向的支撑板3,支撑板3左侧滑动连接有多个沿前后方向分布的拉环5,支撑板3前后两侧分别滑动连接有连接杆7,拉环5右端经滑杆与其对应侧的连接杆7连接,底板1上转动连接有位于支撑板3下方且前后轴向的转轴,连接杆7右端经拉绳8与转轴连接,转轴前后两侧分别设有第一齿轮9,底板1上前后两侧分别滑动连接有与其对应侧第一齿轮9啮合的齿条10,齿条10上端设有踏板11。
为了对患者的锻炼强度进行调节,所述的支撑板3前后两侧分别设有位于拉环5左方的气囊腔4,气囊腔4内滑动连接有前后方向的推板6,拉环5经推杆与其对应侧的推板6连接,气囊腔4上设有调压管。
为了便于调节气囊腔4的压力,所述的支撑板3左侧设有位于两个气囊腔4之间的腔体12,腔体12内设有隔板13,隔板13将腔体12内部分成前后两个腔室,调压管自由端与其对应侧的腔室连通,隔板13前后两侧分别滑动连接有左右方向且可上下移动的压板18。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未经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87604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具有配比结构的涂料搅拌装置
- 下一篇:连接器组装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