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ABS泵有效
| 申请号: | 202120875824.9 | 申请日: | 2021-04-26 |
| 公开(公告)号: | CN216342747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19 |
| 发明(设计)人: | 周彬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卡马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04B53/10 | 分类号: | F04B53/10;F04B53/20;F04B53/00;F04B53/14;B60T8/48 |
| 代理公司: | 重庆强大凯创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17 | 代理人: | 伍琴琴 |
| 地址: | 402760 重庆市璧山***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abs | ||
本实用新型涉及柱塞泵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ABS泵,包括泵体以及依次连接于泵体内的出液单向阀、单向滑座和活塞,活塞滑动连接于泵体内,且活塞和单向滑座之间形成低压腔,活塞上开有与低压腔连通的进液管道,低压腔内设有用于控制进液管道向低压腔单向进液的进液控制机构。本实用新型中直接在活塞上开设进液管道,简化了ABS泵的结构,解决了现有技术中ABS泵结构复杂且成本高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柱塞泵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ABS泵。
背景技术
ABS是汽车、摩托车制动防抱死装置,其中储能器减压用油泵采用柱塞泵将回流刹车油泵入总泵,柱塞泵是液压系统的一个重要装置,现有柱塞泵一般包括泵体、活塞、单向滑座、进液单向阀、出液单向阀、柱塞头、堵头以及相关油路组成,其中活塞和单向滑座形成低压腔,使用过程中,依靠偏心轮推动活塞移动,在进液单向阀的控制作用下,活塞在泵体中往复运动,使低压腔的容积发生变化,当低压腔容积增大而使得低压腔内压力减小时,回流刹车油由泵体之外被吸入到低压腔中,当低压腔内容积减小而使得低压腔内压力增大时,低压腔内被吸入的回流刹车油经出液单向阀被压出低压腔,最终将回流刹车油泵入到总泵中。
现有的柱塞泵虽然能够顺利地实现吸油、压油的作用,但是现有的柱塞泵中为了使回流刹车油能够顺利地进入到低压腔,需要在柱塞头上套设过滤网,以对进入低压腔的回流刹车油进行过滤,并在柱塞头上开设进液管路,柱塞头的结构复杂且加工难度大;同时为了避免低压腔中的回流刹车油出现泄漏以及使活塞顺畅滑动,会在活塞上安装密封圈以及导套结构,这就使得泵体内结构的复杂度进一步增大,在加工零件时的加工难度更大,造成安装过程中精度要求高且装配成本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意在提供一种ABS泵,以解决现有技术中ABS泵结构复杂且成本高的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基础技术方案如下:一种ABS泵,包括泵体以及依次连接于泵体内的出液单向阀、单向滑座和活塞,活塞滑动连接于泵体内,且活塞和单向滑座之间形成低压腔,活塞上开有与低压腔连通的进液管道,低压腔内设有用于控制进液管道向低压腔单向进液的进液控制机构。
本方案的原理是:活塞和单向滑座形成低压腔,活塞是滑动连接于泵体内的,当利用外力(例如现有技术中的偏心轮)驱动活塞向单向滑座移动时,低压腔的容积减小而压强增大,在进液控制机构的单向进液控制作用下,低压腔中的回流刹车油无法由低压腔流向进液管道,使得低压腔中的回流刹车油只能经过出液单向阀而被压出低压腔;而当活塞向远离单向滑座的方向滑动时,由于低压腔的容积增大,使得低压腔产生负压作用,在出液单向阀的作用下,回流刹车油无法由出液单向阀进入到低压腔,此时只能由进液管道将回流刹车油泵入到低压腔中,由于进液管道是开设于活塞上的,因此不必再在低压腔中设置滤网结构,并简化柱塞头的结构,同时在活塞上加工进液管道更加的简单且加工成本更低,在装配过程中,直接使进液控制机构与活塞连接,装配也更加简单。
本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相比于现有技术中ABS泵内部结构十分复杂,且各零件的加工难度大,加工成本高,本申请中直接在活塞上开设进液管道,而在低压腔内设置进液控制机构,使得回流刹车油由活塞上的进液管道单向流入到低压腔内,减少泵体内过滤网的设置,并极大地简化柱塞头的结构,简化了现有ABS泵的结构,零件的加工难度降低且装配更加方便,能够有效节约成本。
进一步,所述进液管道包括轴向通道和径向通道,所述轴向通道沿着活塞的轴向设置且轴向通道的一端与低压腔连通,所述径向通道的一端与轴向通道连通、另一端与活塞的外壁连通。
作为优选,本方案中,通过设置相互连通的轴向通道和径向通道,轴向通道沿着活塞的轴向设置,能够方便且快速地加工出轴向通道和径向通道。
进一步,所述进液控制机构包括活塞复位件、堵塞件和堵塞复位件,所述堵塞件用于堵塞低压腔内液体流向轴向通道,所述活塞复位件位于单向滑座和活塞之间,所述堵塞复位件连接于堵塞件与活塞之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卡马汽车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重庆卡马汽车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87582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面团反复挤压装置及饺子机
- 下一篇:箱梁钢柱固定连接结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