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低压台区线损精细化分析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120874556.9 | 申请日: | 2021-04-26 |
公开(公告)号: | CN215180572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14 |
发明(设计)人: | 宫臣;景红;郭小广;史海舰;张增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中兆龙芯软件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31/00 | 分类号: | G01R31/00;G01R22/06 |
代理公司: | 北京神州信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814 | 代理人: | 刘真 |
地址: | 100089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压台 区线损 精细 化分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低压台区线损精细化分析系统,包括由一级分支设备、二级分支设备、三级分支设备和末端设备组成的线损模型,通过结合低压台区线损模型分析整合后将传统的台区总线损细化为分路、分段线损,可直观呈现出整体台区线损分布情况;其中,全量数据高频采集可支撑定制化时间周期线损分析,最小时间单位可设置为5分钟,而传统线损分析只能精确到日线损分析;而台区线损分路、分段分析可精细化分析台区各设备节点线损情况,精准定位线损异常区段,分析线损超差等异常情况,及时上送云主站,通知检修人员,协助检修人员快速排查现场,保障供电安全可靠,其对低压台区分路和分段线损分析具有显著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力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低压台区线损精细化分析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电力物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以及低压台区设备电气拓扑主动识别技术的实现,推动了低压精品台区现场部署进度,大量具备精确计量功能、通信功能及主动拓扑功能的台区边缘计算终端、智能断路器、末端感知终端、智能电表等设备的应用,为低压台区线损精细化分析提供了支撑条件,可以提高台区线损治理、窃电核查等工作效率。
传统低压台区线损分析数据主要依赖于用电信息采集等系统,只能计算出台区总线损,不能计算每个设备的分路线损和分段线损,并且只能根据日冻结数据完成台区日线损分析,不能支撑台区线损精细化分析,台区线损治理效率较低且人工排查工作量较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低压台区线损精细化分析系统,通过结合低压台区线损模型分析整合后将传统的台区总线损细化为分路、分段线损,可直观呈现出整体台区线损分布情况;并能精准定位线损异常区段,分析线损超差等异常情况,及时上送云主站,通知检修人员,协助检修人员快速排查现场,保障供电安全可靠,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低压台区线损精细化分析系统,包括一级分支设备、二级分支设备、三级分支设备和末端设备;所述一级分支设备由边缘计算终端和一级设备组成,所述一级设备根据台区容量选择使用框架断路器或智能断路器;所述二级分支设备包括二级设备A和二级设备B;所述三级分支设备包括三级设备A、三级设备B、三级设备C和三级设备D;所述末端设备包括末级设备A、末级设备B、末级设备C、末级设备D、末级设备E和末级设备F;所述二级分支设备、三级分支设备和末端设备中的子设备均由智能断路器或末端感知终端、微型断路器、电能表设备组成,各设备具备精确计量及主动拓扑功能,且通信协议满足标准电力规约DL/T 645或DL/T698.45。
更进一步地,所述一级设备的一端与边缘计算终端连接,另一端分别与二级设备A、二级设备B直接相连组成设备节点父子拓扑关系。
更进一步地,所述二级设备A分别与三级设备A、三级设备B直接相连组成设备节点父子拓扑关系;二级设备B分别与三级设备C、三级设备D直接相连组成设备节点父子拓扑关系。
更进一步地,所述三级设备A分别与末级设备A、末级设备B直接相连组成设备节点分路拓扑关系;三级设备B与末级设备C直接相连组成设备节点分路拓扑关系;三级设备C分别与末级设备D、末级设备E直接相连组成设备节点分路拓扑关系;三级设备D与末级设备F直接相连组成设备节点分路拓扑关系。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低压台区线损精细化分析系统,对低压台区分路和分段线损分析具有显著的效果,结合低压台区线损模型分析整合后将传统的台区总线损细化为分路、分段线损,可直观呈现出整体台区线损分布情况;其中,全量数据高频采集可支撑定制化时间周期线损分析,最小时间单位可设置为5分钟,而传统线损分析只能精确到日线损分析;而台区线损分路、分段分析可精细化分析台区各设备节点线损情况,精准定位线损异常区段,分析线损超差等异常情况,及时上送云主站,通知检修人员,协助检修人员快速排查现场,保障供电安全可靠。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中兆龙芯软件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中兆龙芯软件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87455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玫瑰精油提取智能控制装置
- 下一篇:一种自防水支护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