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地下水检测的采样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120873963.8 | 申请日: | 2021-04-26 |
| 公开(公告)号: | CN214844170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23 |
| 发明(设计)人: | 刘洪君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洪君 |
| 主分类号: | G01N1/10 | 分类号: | G01N1/10 |
| 代理公司: | 西安赛嘉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61275 | 代理人: | 雷迪 |
| 地址: | 162750 内蒙古*** | 国省代码: | 内蒙古;1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地下水 检测 采样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地下水检测的采样装置,包括基座,基座远离地面一侧固定连接有支撑架,支撑架中空设置,支撑架内转动连接有第一齿轮,第一齿轮轴向水平设置,齿轮一侧端面固定连接有摇杆,摇杆一端贯穿支撑架且两者转动连接,第一齿轮另一侧端面固定连接有控制组件,第一齿轮一侧啮合有第一齿条,第一齿条与支撑架滑动连接,第一齿条滑动方向垂直于基座,第一齿条一端贯穿基座、支撑架固定连接有采样盒,采样盒靠近第一齿条一侧设有进水口,进水口处贴合设置有盖板,盖板靠近采样盒一侧固定连接有伸缩杆,伸缩杆远离盖板一端与采样盒固定连接,伸缩杆上套设有第一弹簧,盖板远离伸缩杆一侧设有驱动组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地下水采样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用于地下水检测的采样装置。
背景技术
水文地质是地质学的分支学科,指自然界中地下水的各种变化和运动的现象,水文地质学是研究地下水的科学,它主要是研究地下水的分布和形成规律,地下水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成分,地下水资源及其合理利用,地下水对工程建设和矿山开采的不利影响及其防治等,随着科学的发展和生产建设的需要,水文地质学又分为区域水文地质学、地下水动力学、水文地球化学、供水水文地质学、矿床水文地质学、土壤改良水文地质学等分支学科,目前,工作人员在对监测地下水时,一般都是使用采样装置对监测井中的水进行采样。
上述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现有的装置在采集监测井中一定深度的水层水样时,容易采集到其他水层的水样,无法对一定深度的水层进行准确的采样,影响水样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地下水检测的采样装置,其具有能够对任意深度的地下水进行采样,且不会采到其他水层的水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用于地下水检测的采样装置,包括基座,所述基座远离地面一侧固定连接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中空设置,所述支撑架内转动连接有第一齿轮,所述第一齿轮轴向水平设置,所述第一齿轮一侧端面固定连接有摇杆,所述摇杆一端贯穿所述支撑架且两者转动连接,所述齿轮另一侧端面固定连接有控制组件,所述第一齿轮一侧啮合有第一齿条,所述第一齿条与所述支撑架滑动连接,所述第一齿条滑动方向垂直于所述基座,所述第一齿条一端贯穿所述基座、所述支撑架固定连接有采样盒,所述采样盒中空设置,所述采样盒靠近所述第一齿条一侧设有进水口,所述进水口处贴合设置有盖板,所述盖板靠近所述采样盒一侧固定连接有伸缩杆,所述伸缩杆轴向与所述第一齿条滑动方向相同,所述伸缩杆远离所述盖板一端与所述采样盒固定连接,所述伸缩杆上套设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两端分别与所述采样盒、所述盖板固定连接,所述盖板未受外力时,所述第一弹簧处于未伸缩状态,所述盖板远离所述伸缩杆一侧设有驱动组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第一齿轮与第一齿条,便于通过摇动摇杆使第一齿轮带动第一齿条使采样盒能够进入地下以便于采样;控制组件的设计便于将采样盒固定在地下某一位置,以便于第二齿条、第二齿轮将盖板拉离采样盒,以便于对地下水进行采样;伸缩杆及第一弹簧的设计便于将盖板与采样盒保持抵接状态,当驱动组件将盖板拉起一定距离后,地下水能够正常进行采样盒以便于采样过程的进行;驱动组件的设计便于将盖板拉离采样盒进水口,以便于对地下水进行采样。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控制组件包括控制盘,所述控制盘与所述第一齿轮固定连接,所述控制盘周侧开设有若干卡接槽,其中一个所述卡接槽内插设有卡接杆,所述卡接杆水平设置,所述卡接杆一端贯穿所述支撑架且两者滑动连接,所述卡接杆远离所述控制盘一端固定连接有拉环,所述卡接杆上套设有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两端分别与所述拉环、所述支撑架固定连接,所述拉环未受外力时,所述第二弹簧处于未伸缩状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洪君,未经刘洪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87396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