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处理放射性含铀废水的电导率控制仪有效
| 申请号: | 202120869233.0 | 申请日: | 2021-04-26 |
| 公开(公告)号: | CN214749929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16 |
| 发明(设计)人: | 孙东阳;欧阳瑾煜;崔涛;张逸茹;张长发;曲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核工业理化工程研究院 |
| 主分类号: | G01N27/06 | 分类号: | G01N27/06;B01F7/18;B08B9/08;B08B9/093 |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宗欣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2103 | 代理人: | 马倩 |
| 地址: | 300180 ***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处理 放射性 废水 电导率 控制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处理放射性含铀废水的电导率控制仪,包括机箱、电导率电极和设置机箱内的待测溶液槽,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待测溶液槽下部连通清洗机构,所述电导率电极一端插入待测溶液槽内,且底端浸没于待测溶液内;所述机箱和待测溶液槽顶部开设相对应的进液通孔,两者底部设置排液管道。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清洗装置,对电导率电极和待测溶液槽进行多次清洗,可方便于下一次使用;并且,在对电导率控制仪中的待测溶液槽和电导率电极进行清洗时,无需拆卸电导率控制仪,因此,不仅省去了拆卸电导率控制仪的时间,还保证了电导率控制仪的密封性,具有较强的实用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仪表保护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处理放射性含铀废水的电导率控制仪。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各类军用、民用、科研核设施在开展核活动时,多数会产生放射性废水。由于废水因具有流动性,因此,存在诸多风险,存放时容易发生泄漏或渗漏,可能会对环境中的土壤和水造成污染。并且,放射性核素可通过吸入、食入等多种途径进入人体,给环境和公众造成潜在威胁,一旦发生核事故,会带来公众精神和心理上的不安乃至恐慌,不利于社会的稳定,甚至影响行业的发展。放射性废水因其液态的物理特性,对于暂存、处理期间的安全性,受到了监管部门的广泛关注,因此,放射性废水的妥善管理和处理,显得尤其重要,需要用相应技术手段使放射性废水转变为安全的理化状态。
放射性废水为单一含铀废水的处理方式采用蒸馏法,处理后转化为蒸馏水和高浓水。其中,蒸馏水收集后进行复用;高浓水经烘干处理后,转变为固体盐,因此,含铀废水最终转化形成无害的蒸馏水和相对稳定的固体盐,存储安全性大大提升。
现在技术中,一般是通过电导率电极浸入待测溶液中,从而检测待测溶液的电导率,因此,在每一次检测时,需要清洗电极,以保证电极的清洁。然而,固定式电导仪一般需要定期拆卸,从而对电极进行清洗,操作过程工作繁杂,而且,频繁拆装容易破坏仪表安装位置的密封性。
基于此,如何设计一种免拆卸且便于清洗的电导率控制仪,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其目的是提供一种处理放射性含铀废水的电导率控制仪。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处理放射性含铀废水的电导率控制仪,包括机箱、电导率电极和设置机箱内的待测溶液槽,还包括与待测溶液槽下部连通清洗机构,所述电导率电极一端插入待测溶液槽内,且底端浸没于待测溶液内;所述机箱和待测溶液槽顶部开设相对应的进液通孔,两者底部设置排液管道;
所述清洗机构包括分别与待测溶液槽通过Ⅰ、Ⅱ号管路连通的蒸馏水槽和清洁剂槽,Ⅰ号管路上设置Ⅰ号水泵和Ⅰ号电磁阀;Ⅱ号管路上设置Ⅱ号水泵和Ⅱ号电磁阀。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排液管道设置Ⅲ号电磁阀;所述进液通孔内设置活塞,所述活塞与进液通孔过盈连接;所述排液管道一端连通待测溶液槽,另一端连通承接槽。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机箱两侧设置辅助把手,底部设置多个机脚。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Ⅰ、Ⅱ号管路伸入待测溶液槽的一端均设置逆止阀;所述Ⅱ号管路靠近待测溶液槽的一端设置压力调节阀。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还包括搅拌机构,所述搅拌机构包括设置于机箱底部的电机,其输出轴连接转轴,转轴伸入待测溶液槽内,且自由端设置搅拌扇叶。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还包括固设在所述机箱的内壁上且电连接的控制器和供电装置;所述控制器分别与Ⅰ、Ⅱ号水泵、Ⅰ~Ⅲ号电磁阀、压力调节阀和电机电连接。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控制器设置有计时器。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机箱外壁设置电导率电极接口和pH电极接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核工业理化工程研究院,未经核工业理化工程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86923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可控制针线走向的被罩
- 下一篇:一种卷验机上的防皱控制结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