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河蟹立体养殖及无土栽培一体化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2120868256.X | 申请日: | 2021-04-25 |
| 公开(公告)号: | CN214709430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16 |
| 发明(设计)人: | 李晨;刘庆华;林加发;童建银 | 申请(专利权)人: | 识加智造(上海)科技有限公司;上海福岁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01G31/06 | 分类号: | A01G31/06;A01G31/00;A01K63/00;A01K63/04;A01K61/59 |
| 代理公司: | 上海今达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373 | 代理人: | 魏星 |
| 地址: | 20004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河蟹 立体 养殖 无土栽培 一体化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涉及河蟹养殖与无土栽培一体化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河蟹立体养殖及无土栽培一体化系统,包括无土栽培架;还包括河蟹养殖架和水循环系统,河蟹养殖架的排水端通过水循环系统与无土栽培架的入水端连通。本实用新型通过将河蟹养殖架和无土栽培架设置于一处,然后使用水循环系统在河蟹养殖架和无土栽培架之间循环水资源,使得河蟹排泄物中的钾盐可以直接被无土栽培架中栽培的植物吸收,免去了收集河蟹排泄物进行加工的环节。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河蟹养殖与无土栽培一体化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河蟹立体养殖及无土栽培一体化系统。
背景技术
河蟹的排泄物中富含无土栽培的植物所需要的钾盐,如果能够将河蟹的排泄物作为营养剂供应给无土栽培的植物,则能够减少无土栽培的营养剂成本,然而,螃蟹的排泄物收集不便,并且以其为原材料生产营养剂成本较高。目前,现有技术难以将河蟹的排泄物应用于无土栽培中。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河蟹立体养殖及无土栽培一体化系统。
为达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河蟹立体养殖及无土栽培一体化系统,包括无土栽培架;
还包括河蟹养殖架和水循环系统,河蟹养殖架的排水端通过水循环系统与无土栽培架的入水端连通。
优选的,无土栽培架的排水端通过水循环系统与河蟹养殖架的入水端连通。
优选的,水循环系统包括收集箱、第一水泵和第一过滤箱,收集箱的底端设置有向下延伸的第一入水管,第一水泵的输入端与收集箱内部连通,第一过滤箱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二入水管和第一出水管,第二入水管与第一水泵的输出端连通,第一出水管与无土栽培架的入水端连通。
优选的,水循环系统还包括第二过滤箱和第二水泵,第二过滤箱上设置有第三入水管和第二出水管,第三入水管自无土栽培架的出水端延伸至第二过滤箱内部,第二出水管自第二过滤箱内部通过第二水泵延伸至河蟹养殖架的入水端。
优选的,无土栽培架包括盒体,盒体内部设置有多个盆体,盆体在盒体内部呈矩阵分布并且位于同一水平面,盆体的底部设置有向下延伸的吸水管。
优选的,盒体具有多个,多个盒体沿着竖直方向排列,盒体的一侧设置有第三出水管,第三出水管的一端与盒体内部连通并且位于盆体和吸水管之间,第三出水管的另一端延伸至位于下方的盒体。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通过将河蟹养殖架和无土栽培架设置于一处,然后使用水循环系统在河蟹养殖架和无土栽培架之间循环水资源,使得河蟹排泄物中的钾盐可以直接被无土栽培架中栽培的植物吸收,免去了收集河蟹排泄物进行加工的环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隐藏作业平台后的立体图一;
图4为本实用新型隐藏作业平台后的立体图二;
图5为本实用新型隐藏作业平台后的俯视图;
图6为图5的A-A截面处剖视图;
图7为图6的B处局部放大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作业平台的侧视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的作业平台的主视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的培养架的立体图一;
图11为本实用新型的培养架的立体图二;
图12为本实用新型的养殖盒架的立体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识加智造(上海)科技有限公司;上海福岁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识加智造(上海)科技有限公司;上海福岁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86825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