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内燃机曲轴淬火感应器有效
申请号: | 202120866972.4 | 申请日: | 2021-04-26 |
公开(公告)号: | CN214694300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12 |
发明(设计)人: | 臧宏臻;李智;臧伟;张福源;臧红樵 | 申请(专利权)人: | 辽宁科创重型内燃机曲轴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1D9/30 | 分类号: | C21D9/30;C21D1/10;C21D1/667 |
代理公司: | 沈阳鼎恒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21245 | 代理人: | 赵月娜 |
地址: | 111000 辽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内燃机 曲轴 淬火 感应器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内燃机曲轴淬火感应器,包括两个护板、有效圈组件、定位块组件以及冷却组件,其技术要点是:其中一个护板的外侧面固定有倒U形冷却扁管,倒U形冷却扁管的顶面中心与入液扁管连接,倒U形冷却扁管的两个下端口相向弯曲并分别朝向有效圈组件包围空间的中心轴;另一个护板对应定位块组件的位置设有弧形冷却腔,定位块组件由围绕有效圈组件中心轴均匀布置的三个定位块组成,定位块的底座嵌入弧形冷却腔中,弧形冷却腔所在护板内置有与弧形冷却腔两端分别连通的进液通道和出液通道。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现有感应器造成曲轴两错拐重叠部位的烧熔问题,在保证淬火质量的情况下,大大降低产品报废率,延长使用寿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曲轴生产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内燃机曲轴淬火感应器。
背景技术
发动机曲轴是汽车的重要零部件,曲轴轴颈在发动机工作过程中承受着巨大的载荷、摩擦力,对轴颈的热处理是为了提高硬度、耐磨性,以满足工作要求。目前曲轴的主要损坏形式为疲劳断裂和轴颈的磨损,因此,提高曲轴使用性能的目标就是提高其疲劳强度和耐磨性。采用曲轴圆角感应淬火强化工艺,可显著提高疲劳强度,是提高发动机输出功率、延长曲轴使用寿命的有效途径。
然而,目前曲轴淬火感应器存在如下问题:1、由于曲轴两错拐重叠部位厚度偏薄,参见图1,曲轴材料为42CrMoA,连杆直径为91mm、档宽34mm,相邻两连杆之间曲柄厚度较薄,要求其轴颈及圆角感应淬火,淬硬层深度3 mm~8mm,硬度≧55HRC,曲柄处硬化层控制不稳定,当加热不足时,淬火层深达不到要求,而当加热过强,会使重叠区熔化或开裂,造成产品报废;2、感应器的定位块用于接触夹持曲轴的连杆,在工作过程中受温度影响易过热破碎,需要频繁更换。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结构合理、使用可靠的内燃机曲轴淬火感应器,解决现有感应器造成曲轴两错拐重叠部位的烧熔问题,在保证淬火质量的情况下,大大降低产品报废率,延长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内燃机曲轴淬火感应器,包括两个护板、位于两个护板内的有效圈组件、定位块组件以及冷却组件,其技术要点是:其中一个护板的外侧面固定有倒U形冷却扁管,所述倒U形冷却扁管的顶面中心与入液扁管连接,倒U形冷却扁管的两个下端口相向弯曲并分别朝向有效圈组件包围空间的中心轴,所述入液扁管的末段利用连接件与冷却组件绑定在一起;另一个护板对应定位块组件的位置设有弧形冷却腔,所述定位块组件由围绕有效圈组件中心轴均匀布置的三个定位块组成,所述定位块的底座嵌入弧形冷却腔中,所述底座上表面设有与定位块配合的多个调节孔,所述弧形冷却腔所在护板内置有与弧形冷却腔两端分别连通的进液通道和出液通道,所述进液通道与冷却组件的进水管路连通,出液通道末端连接出液管件。
上述的内燃机曲轴淬火感应器,所述弧形冷却腔的进液通道末端连接软连接管路,所述软连接管路的末端与冷却组件的进水管路连接。软连接管路降低了安装难度。
上述的内燃机曲轴淬火感应器,所述倒U形冷却扁管和入液扁管的横截面均为矩形,厚度均为4mm。
上述的内燃机曲轴淬火感应器,所述定位块的底座的底面设有多个支撑筋条且支撑筋条的末端与弧形冷却腔的内壁接触,从而保证护板的支撑强度。
上述的内燃机曲轴淬火感应器,所述倒U形冷却扁管的两个立管段分别外设有连接耳,所述连接耳上设有纵向长条孔,所述纵向长条孔中设有锁紧螺钉,所述锁紧螺钉末端穿过纵向长条孔后末端旋拧于护板上。通过纵向长条孔的设置方便调整倒U形冷却扁管的高度。
上述的内燃机曲轴淬火感应器,所述连接件中设有长形挂孔,所述连接件通过长形挂孔挂于冷却组件的进水管路首端,所述入液扁管的末段穿过连接件的长形挂孔并利用螺钉固定。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辽宁科创重型内燃机曲轴有限公司,未经辽宁科创重型内燃机曲轴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86697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