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导光件及车载USB充电口总成有效
申请号: | 202120866754.0 | 申请日: | 2021-04-26 |
公开(公告)号: | CN214536020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29 |
发明(设计)人: | 曹剑利;郭盛东;单建锋;江绍川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福尔达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1V8/00 | 分类号: | F21V8/00;F21Y115/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5321 浙江省宁波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导光件 车载 usb 充电 总成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导光件,包括导光件主体,导光件主体包括进光部、导光部和出光部;进光部临近光源,光源发出的光线通过进光部进入导光部,光线在;出光部凸起于导光部的正面,出光部包括弱光区和强光区,弱光区和强光区由导光部的形状以及进光部和出光部的位置综合确定形成;导光部的背面具有反光部,反光部反射的光线可从出光部的弱光区射出,反光部为若干间隔分布的球缺形凹槽。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在于通过在导光条导光部背面的与出光部弱光区对应反射区域内添加球缺形凹槽后,出光部整体出光更加均匀。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导光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导光件及车载USB充电口总成。
背景技术
现有很多车型的车辆都在中控面板下方设置了车载USB充电口,由于该位置受外界光线照射较少,特别是在夜晚,车主要使用充电时,往往需要额外光照才能看见充电口。故而现有很多车型在充电口处安装了触发式的照明光源。照明光源有两类,一类是LED灯直射式,这种要达到充电口光照均匀的效果需要LED灯数量较多,成本偏高;为了降低LED灯成本,于是有了第二类,即通过环绕充电口的导光条出光,这样一般就只需两颗LED灯就可以满足充电口整体照亮的效果。
但是采用导光条实际还是存在一些不足,即导光条出光效果不是非常均匀,存在肉眼可见的强光区和弱光区。经技术分析后,这种情况的原因是受LED灯的安装位置以及导光条的结构综合影响。LED灯的安装位置因为充电口整体结构、电路板位置设计需要,无法变换,故而只能从导光条的结构去考虑改善。导光条的出光原理说白了也就是LED灯发出的光线在进入导光条内部后,经过各种边缘反射、折射后从出光区域射出,但是由于导光条本身的结构,光线总会在某些区域射出多些某些区域射出少些。现有的改进方法就是整体改动导光条的结构,然后通过软件模拟光线路径,尽量使整体出光均匀,但是这种方式十分麻烦,需要经过大量重复的修改、测试模拟,最终效果提升也有限,而且不存在可复制性,也即换个车型换个结构的充电口就可能重新设计导光条结构。
发明内容
为避免背景技术的不足之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导光条,可使导光条均匀出光。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导光件,包括导光件主体,导光件主体包括进光部、导光部和出光部;进光部临近光源,光源发出的光线通过进光部进入导光部,光线在;出光部凸起于导光部的正面,出光部包括弱光区和强光区,弱光区和强光区由导光部的形状以及进光部和出光部的位置综合确定形成;导光部的背面具有反光部,反光部反射的光线可从出光部的弱光区射出。
进一步的,反光部设在与弱光区对应的反射区域内,反射区域由弱光区正投影至导光部的背面后形成。
优选的,反光部为若干间隔分布的球缺形凹槽。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的一种车载USB充电口总成,包括外盖板组件、接口组件,外盖板组件和接口组件之间设有如上任意一项所述的导光件;导光件的出光部整体呈圆角矩形且环绕接口组件的USB接口。
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在于通过在导光条导光部背面的与出光部弱光区对应反射区域内添加球缺形凹槽后,出光部整体出光更加均匀。
附图说明
图1是车载USB充电口总成的立体示意图。
图2是车载USB充电口总成的爆炸示意图。
图3是车载USB充电口总成中导光条的正面角度结构示意图。
图4是车载USB充电口总成中导光条的背面角度结构示意图。
图5是实施例导光条的未改进前的出光均匀度软件模拟图。
图6是实施例导光条的改进后的出光均匀度软件模拟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福尔达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宁波福尔达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86675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水泵生产用打磨装置
- 下一篇:一种钒氮合金生产用上料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