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中医骨伤恢复拐有效
| 申请号: | 202120865066.2 | 申请日: | 2021-04-25 |
| 公开(公告)号: | CN215229929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21 |
| 发明(设计)人: | 王楠 | 申请(专利权)人: | 开封市中心医院 |
| 主分类号: | A61H3/02 | 分类号: | A61H3/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权智天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638 | 代理人: | 王新爱 |
| 地址: | 475000***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中医 恢复 | ||
一种中医骨伤恢复拐,有效的解决了常规一种中医骨伤恢复拐行走时会造成拐杖对腋窝的冲击,长时间的训练会造成腋窝处十分的不适,现有的拐杖不能够合理有效的减震,并且不能适用于不同身高臂长的人,不方便调节恢复拐的长度的问题,包括拐体,所述拐体的下端设有可上下滑动的伸缩杆,拐体的上端设有可上下移动的支撑板,拐体的内部设有可上下滑动的握把,握把的内部左侧滑动连接有第一滑块,握把的右侧滑动连接有第二滑块,第一滑块和第二滑块可同时向内侧和外侧移动,拐体的内部均匀设有若干凹槽,凹槽可与第一滑块和第二滑块滑动连接,握把的左端固定连接有弯杆。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辅助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中医骨伤恢复拐。
背景技术
目前,临床上下肢骨骼创伤的患者在行走康复训练时需要使用拐杖,传统型拐杖不能根据患者的身高体长进行量身配备拐杖,这样选用的恢复拐不能够调节手握支撑杆的高度,造成用力不协调,使得患者疲惫感增强,恢复训练效果不好,另外,在使用恢复拐进行训练的过程中,行走时会造成拐杖对腋窝的冲击,长时间的训练会造成腋窝处十分的不适,现有的拐杖不能够合理有效的减震,并且不能适用于不同身高臂长的人,不方便调节恢复拐的长度,这样的装置显然不符合现有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中医骨伤恢复拐,通过本设计有效的解决了常规一种中医骨伤恢复拐行走时会造成拐杖对腋窝的冲击,长时间的训练会造成腋窝处十分的不适,现有的拐杖不能够合理有效的减震,并且不能适用于不同身高臂长的人,不方便调节恢复拐的长度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包括拐体,所述拐体的下端设有可上下滑动的伸缩杆,拐体的上端设有可上下移动的支撑板,拐体的内部设有可上下滑动的握把,握把的内部左侧滑动连接有第一滑块,握把的右侧滑动连接有第二滑块,第一滑块和第二滑块可同时向内侧和外侧移动,拐体的内部均匀设有若干凹槽,凹槽可与第一滑块和第二滑块滑动连接,握把的左端固定连接有弯杆。
优选的,所述拐体的下端后侧螺纹连接有螺纹杆,螺纹杆的前端和伸缩杆的后端滑动连接,螺纹杆的后端固定连接有旋钮。
优选的,所述握把的内部转动连接有齿轮,齿轮的前端啮合有第二齿条,第二齿条的右端和第二滑块固定连接,齿轮的后端啮合有第一齿条,第一齿条的左端和第一滑块的右端固定连接,齿轮的下端同轴固接有旋块。
优选的,所述齿轮的上端同轴固接有卷簧,卷簧的另一端和握把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支撑板的下端固定连接有两个弹簧,两个弹簧左右对称,两个弹簧的下端和拐体的上端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结构新颖,构思巧妙,操作简单方便,通过本设计有效的解决了常规一种中医骨伤恢复拐行走时会造成拐杖对腋窝的冲击,长时间的训练会造成腋窝处十分的不适,现有的拐杖不能够合理有效的减震,并且不能适用于不同身高臂长的人,不方便调节恢复拐的长度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螺纹杆和伸缩杆配合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握把剖面示意图。
图中标号:1、支撑板;2、弹簧;3、凹槽;4、弯杆;5、握把;6、旋钮;7、伸缩杆;8、螺纹杆;9、拐体;10、第一滑块;11、第一齿条;12、齿轮;13、旋块;14、第二齿条;15、第二滑块;16、卷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1-3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开封市中心医院,未经开封市中心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86506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子面板贴装治具
- 下一篇:一种空气过滤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