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智能紧急开合控制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20863682.4 | 申请日: | 2021-04-25 |
公开(公告)号: | CN215335150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28 |
发明(设计)人: | 戴良玉;韩志跃;来结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科飞气体动力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L55/035 | 分类号: | F16L55/035;F16L57/00;F16K1/14;F16K1/32;F16K1/36;F16K27/02;F16K31/04;F16K31/46;F16K37/00 |
代理公司: | 福州市博深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14 | 代理人: | 张明 |
地址: | 361000 福建省厦门***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智能 紧急 控制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智能紧急开合控制装置,包括壳体、封堵机构、连杆传动机构、复位件、装设于与阀门连通的管道上的监测机构和具有无线通信功能的控制机构;连杆传动机构包括连杆组件和驱动电机;连杆组件的第一端和第二端分别与壳体的内壁可转动连接,且第一端和第二端位于同一水平面上;连杆组件的第三端能够绕第一端做圆周运动;连杆组件的第四端在第三端的带动下绕第二端做圆周运动;第四端能够在水平方向上抵压于封堵机构的控制端一侧,用于推动封堵机构在水平方向上朝向第一腔体所在一侧移动;监测机构通过控制机构与驱动电机电连接。本实用新型采用机械传动的方式实现对阀门的紧急开合控制,提高了阀门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开关控制技术领域,尤其是指一种智能紧急开合控制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在各个领域的生产线上,通常都设置有各类用于运输生产原料的管路。而管路的通断通常是由阀门进行控制。现有的手动机械阀门一般需要由外部动力进行控制,进而实现手动机械阀门的开合,而外部动力需要人为进行控制。因此当生产过程中出现紧急情况时,生产员无法及时对外部动力进行控制或者指令传输时,手动机械阀门将无法及时关闭,导致生产过程存在安全隐患,无法处理应急状况。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智能紧急开合控制装置,提高阀门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智能紧急开合控制装置,装设于阀门的出口处,包括壳体、封堵机构、连杆传动机构、复位件、装设于与阀门连通的管道上的监测机构和具有无线通信功能的控制机构;
所述壳体内装设有隔板,所述壳体的内部空间通过所述隔板形成沿水平方向依次设置的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所述第一腔体用于与所述阀门的出口连通;
所述封堵机构的封堵端位于所述第一腔体内,所述封堵机构的控制端位于所述第二腔体内;
所述封堵机构的封堵端用于控制所述阀门的开合;
所述连杆传动机构和所述复位件位于所述第二腔体内;
所述复位件套设于所述封堵机构上,且所述复位件位于所述隔板与所述封堵机构的控制端之间,用于推动所述封堵机构朝向远离所述第一腔体的方向复位;
所述连杆传动机构包括连杆组件和驱动电机;
所述驱动电机的活动端与所述连杆组件的第一端传动连接;
所述连杆组件的第一端和第二端分别与所述壳体的内壁可转动连接,且所述第一端和所述第二端位于同一水平面上;
所述连杆组件的第三端能够绕所述第一端做圆周运动;
所述连杆组件的第四端在所述第三端的带动下绕所述第二端做圆周运动;
所述第四端能够在水平方向上抵压于所述封堵机构的控制端一侧,用于推动所述封堵机构在水平方向上朝向所述第一腔体所在一侧移动;
所述监测机构通过所述控制机构与所述驱动电机电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连杆组件包括第一连杆、第二连杆、第三连杆和第四连杆;
所述第一连杆、所述第二连杆、所述第三连杆和所述第四连杆首尾依次相接构成不规则的四边形;
所述第一端位于所述第一连杆和所述第四连杆的连接处;
所述第二端位于所述第一连杆与所述第二连杆的连接处;
所述第三端位于所述第三连杆与所述第四连杆的连接处;
所述第四端位于所述第二连杆与所述第三连杆的连接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科飞气体动力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厦门科飞气体动力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86368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压缩机主轴组件装配设备
- 下一篇:一种快速安装的网络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