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抽油杆扶正器有效
申请号: | 202120862749.2 | 申请日: | 2021-04-25 |
公开(公告)号: | CN216642017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31 |
发明(设计)人: | 董乔云;尚玉星;朱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盐城市鑫源石化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B17/00 | 分类号: | E21B17/00;E21B17/10;E21B17/042 |
代理公司: | 苏州中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66 | 代理人: | 罗楠 |
地址: | 2244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抽油杆 扶正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抽油杆扶正器,属于油田开采设备领域,包括杆体,所述杆体上套设有扶正体,所述扶正体的外径大于抽油杆的接箍外径,且所述扶正体与油管间隙配合,所述扶正体由柔性材质制成;所述杆体上还套设有轴瓦,所述扶正体套设在所述轴瓦上,以在杆体转动时,所述扶正体固定。本实用新型在抽汲过程中,柔性材质的扶正体会与油管内壁接触,可以减少油管内壁的磨损,从而达到防止偏磨的目的,另外当螺杆泵驱动抽油杆同步转动传递动力时,杆体会同时旋转,而此时扶正体固定,防止扶正体磨损油管内壁。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油田开采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抽油杆扶正器。
背景技术
目前,螺杆泵广泛应用于采油技术领域,其主要由定子与转子组成,利用转子的旋转运动带动螺旋叶片旋转,从而实现介质沿轴向螺旋形传输,以把井中的原油抽汲上来。但由于螺杆泵转子离心力的作用,定子受到周期性冲击产生振动,为减小或消除定子的振动需要在抽油杆柱上设置扶正器。
在实现本发明的过程中,发明人发现现有技术至少存在以下缺陷:
由于螺杆泵的旋转使得抽油杆柱在油管中旋转时会发生摆动,即现有的扶正器在使用过程中会发生摆动而撞击到油管,导致油管内壁受到磨损。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上述背景问题,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抽油杆扶正器,在杆体上套设有扶正体,扶正体在工作时与油管内壁接触,扶正体由柔性材质制成,可以减少油管内壁的磨损,从而达到防止偏磨的目的。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是:
抽油杆扶正器,包括杆体,所述杆体上套设有扶正体,所述扶正体的外径大于抽油杆的接箍外径,且所述扶正体与油管间隙配合,所述扶正体由柔性材质制成。
进一步地,所述杆体上套设有轴瓦,所述扶正体套设在所述轴瓦上,以在杆体转动时,所述扶正体固定。
更进一步地,所述杆体上套设有衬套,所述轴瓦套设在所述衬套上。
进一步地,所述轴瓦与衬套间隙配合。
更进一步地,所述轴瓦与衬套的轴向配合间隙≤0.1mm,径向配合间隙≤0.25mm。
进一步地,所述衬套为非等径圆柱体,所述轴瓦具有与所述衬套匹配的结构,以防止井中的沉砂进入。
进一步地,所述扶正体上沿轴向均匀分布有多个直条棱,相邻两个所述直条棱之间形成过流通道。
进一步地,所述扶正体与油管的径向配合间隙≤4mm。
进一步地,所述杆体为阶梯轴结构,所述扶正体套设在杆体的中部圆柱上。
更进一步地,所述杆体的一端设有内螺纹,另一端设有外螺纹或为光杆结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效果:
1、本实用新型在杆体上套设有扶正体,扶正体的外径大于抽油杆的接箍外径,且扶正体与油管间隙配合,在抽汲过程中,扶正体会与油管内壁接触,扶正体由柔性材质制成,从而减少油管内壁的磨损,以达到防止偏磨的目的。
2、本实用新型在杆体上套设有轴瓦,并将扶正体套设在轴瓦上,轴瓦类似于轴承,当螺杆泵驱动抽油杆同步转动传递动力时,杆体会同时旋转,而此时扶正体不转,防止扶正体磨损油管内壁。
3、本实用新型在杆体上套设有衬套,并将轴瓦套设在衬套上,轴瓦与衬套间隙配合,且轴瓦与衬套的轴向配合间隙≤0.1mm,径向配合间隙≤0.25mm,使得扶正器具有防砂功能。
4、本实用新型的衬套为非等径圆柱体,轴瓦具有与所述衬套匹配的结构,即衬套和轴瓦的外壁为凹凸曲线型结构,这样会进一步防止井中沉砂进入,进而避免沉砂进入增大摩擦,导致螺杆泵的转动受影响,从而保证了螺杆泵的使用寿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盐城市鑫源石化机械有限公司,未经盐城市鑫源石化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86274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