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400伏配网线路末端的电能多级治理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120860911.7 | 申请日: | 2021-04-25 |
公开(公告)号: | CN215120143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10 |
发明(设计)人: | 王杰锋;罗明亚;海龙;和美莹;曹磊;周瑶;邓华;邹晓宇;李德望;周金;和宏;刘玉军;和承勇;何建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丽江供电局 |
主分类号: | H02J3/26 | 分类号: | H02J3/26;H02J3/14;H02J3/18;H02B1/56 |
代理公司: | 四川言己律师事务所 51349 | 代理人: | 罗韬 |
地址: | 674100 云***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400 网线 末端 电能 多级 治理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400伏配网线路末端的电能多级治理系统,包括载体,上述载体中空,上述载体中设有变电设备和治理设备,上述变电设备进压测接入电网,上述变电设备输压侧接入配网电路,上述治理设备接入变电设备输压侧,由上述治理设备调整输压侧的三相平衡,上述载体上端遮盖弧,上述遮盖弧中设有多个引导滑轮,由上述引导滑轮引导电缆连接变电设备,上述引导滑轮包括陶瓷轮和陶瓷柱,上述陶瓷柱固定在载体上,上述陶瓷轮安装在陶瓷柱上,由上述陶瓷柱接触电缆,以期望优化现有低压配电台区内负荷的不平衡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网系统,具体涉及一种400伏配网线路末端的电能多级治理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生活的各方面以具有节能减排的需求。电能属于二次能源,电能的大量消耗直接影响电煤的用量。而电力能源的可持续发展重要基础,在实际配电网中,电能的利用率可间接表明电能损失严重性。在电网运用过程中,特别是在低压配电台区内,由于三相负荷的不对称产生的线路损耗相对较高,故低压配电台区内电能损耗相对严重。低压配电台区内负荷多为单相负荷,当前电网主要是将单相负荷均匀分配到 A、B、C 三相上。由于用户用电需求存在变化,导致低压配电台区的负荷不可控的增容,其三相线路上的负荷均衡经常存在波动,随着用户使用习惯和用电量偏差,其低压配电台区内负荷的不平衡问题越发严重。
现有的治理系统,针对三相负荷不平衡的治理方法主要有人工调相、无功补偿装置这两大类,人工调相通常是电力部门根据对应电路的负荷运行数据对电网的相别进行适应性调整,其治理过程人力和物力成本巨大。而无功补偿装置是采用电力电子装置对多个线路进行单独治理,由于电网配置的线路较多,从而导致治理设备的投入成本较高,且治理装置整体安装相对繁琐,因此,如何在低压配电台区内降低电能的损耗,是值得研究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400伏配网线路末端的电能多级治理系统,以期望优化现有低压配电台区内负荷的不平衡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400伏配网线路末端的电能多级治理系统,包括载体,上述载体中空,上述载体中设有变电设备和治理设备,上述变电设备进压测接入电网,上述变电设备输压侧接入配网电路,上述治理设备接入变电设备输压侧,由上述治理设备调整输压侧的三相平衡,上述载体上端遮盖弧,上述遮盖弧中设有多个引导滑轮,由上述引导滑轮引导电缆连接变电设备,上述引导滑轮包括陶瓷轮和陶瓷柱,上述陶瓷柱固定在载体上,上述陶瓷轮安装在陶瓷柱上,由上述陶瓷柱接触电缆。
作为优选,上述载体中还设有检测设备,上述检测设备分别接入变电设备的进压测和输压侧,由上述检测设备检测电压数据。
作为优选,上述载体内壁设有隔绝层,上述载体侧壁设有扇热口,上述扇热口中设有防护网,上述防护网上设有倾斜开口,上述载体外壁设有与扇热口对应的散热风机。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上述散热风机上设有绝缘板,上述绝缘板上设有与倾斜开口对应的气流孔。
作为优选,上述配网电路包括配电设备、分支箱和用户端,上述变电设备输压侧接入配电设备,上述配电设备连通多个分支箱,且分支箱和用户端之间形成供电通路,上述分支箱的输出端分别接入用户端。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上述用户端与分支箱之间设有补偿装置,由补偿装置稳定分支箱输出端的三相平衡。
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上述配网电路包括双线圈电路切换器,上述双线圈电路切换器两端分别连通不同的供电通路。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至少是如下之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丽江供电局,未经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丽江供电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86091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