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提前拆除明挖基坑临时立柱的节点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20860171.7 | 申请日: | 2021-04-25 |
公开(公告)号: | CN214738121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16 |
发明(设计)人: | 徐小涛;李志明;王国良;何春晓;桑勤鑫;周亮;孟世超;张鹏;周然;齐大洪;路贵林;杨梅;刘颂玉;周聪 | 申请(专利权)人: | 徐州地铁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17/04 | 分类号: | E02D17/04 |
代理公司: | 徐州市三联专利事务所 32220 | 代理人: | 何君 |
地址: | 221000 江苏省徐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提前 拆除 基坑 临时 立柱 节点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提前拆除明挖基坑临时立柱的节点装置,包括顶板结构,顶板结构上有临时立柱穿过,临时立柱由四周的角钢及缀板组成,临时立柱位于顶板结构内的部分上焊接有栓钉,栓钉沿四周的角钢上下方向均匀分布,临时立柱位于顶板结构内的部分的内部安装有型钢,型钢呈十字交叉分布,交叉点位于临时立柱平面中心位置,型钢通过焊接在临时立柱上的固定托筋支撑,型钢下方安装有止水钢板,止水钢板与临时立柱内外两侧焊接密实。本实用新型结构体系受力明确,安全性高;在浇筑顶板工序时施作节点,无需在顶板完成后增加其他拖换措施,缩短工期、效率高;在交叉节点增设两根型钢和栓钉,较普通拖换方案有经济优势;对车站结构无其他不利影响。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轨道交通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提前拆除明挖基坑临时立柱的节点装置。
背景技术
为降低地铁车站施工对城市交通影响,在人流量密集的市政道路下一般采用半盖挖法开挖,所述半盖挖开挖具体指在平整场地、管线迁改完毕后,施作围护结构及止水系统,同时施作临时立柱和临时立柱桩,待基坑围闭后降水到一定深度,架设第一道砼支撑、浇筑盖板梁及临时盖板,恢复盖板上交通,基坑内逐层开挖、及时架设各道支撑直至坑底,依次回筑各层结构,待车站主体结构施工完毕后,疏解盖板上交通,拆除盖板体系(临时立柱、盖板梁、临时盖板)及第一道砼支撑,最后回填土方、恢复市政交通。
由于临时盖板需待车站主体结构施工完毕、导改交通后方可拆除,导致车站内支撑盖板的临时立柱一直不能割除,一定程度上影响车站内施工工作面,特别是地铁工程极为庞大、复杂且工期紧张,受拆迁进度、地质复杂及其他不可控原因导致某个(些)车站成为控制节点时,临时立柱不割除对其他工序如端头盾构始发、平移转场、站台层轨道铺设、车站内部装饰装修等造成制约,需要在车站未达到拆除临时盖板的条件下拆除临时立柱。
目前解决此问题常规的做法为拖换法,在车站顶板完成后,采用现浇混凝土扩大基础或者型钢支座将临时立柱拖换至已完成的车站顶板上后,割除站内立柱,此做法一般能满足现场需求,但存在以下几点问题:
1、一般临时盖板至车站顶板空间狭小,采用现浇混凝土扩大基础方案施工困难、效率低下,且混凝土需要等强,浪费宝贵工期。
2、采用型钢支座拖换方案施作简单、效率高,但需将支座下端固定至顶板上,对已完成的顶板防水、顶板混凝土存在一定破坏,支座上端固定至盖板梁上,盖板梁钢筋密布,固定困难。
针对以上情况,对可能出现控制节点的半盖挖车站,有必要提出一种安全稳定、经济可靠且效率高的提前割除临时立柱的装置。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所涉及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提前拆除明挖基坑临时立柱的节点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技术方案为:一种提前拆除明挖基坑临时立柱的节点装置,包括顶板结构,所述顶板结构上有临时立柱穿过,所述临时立柱由四周的角钢及缀板组成,所述临时立柱位于顶板结构内的部分上焊接有栓钉,所述栓钉沿四周的角钢上下方向均匀分布,所述临时立柱位于顶板结构内的部分的内部安装有型钢,所述型钢呈十字交叉分布,交叉点位于临时立柱平面中心位置,所述型钢通过焊接在临时立柱上的固定托筋支撑,所述型钢下方安装有止水钢板,所述止水钢板与临时立柱内外两侧焊接密实。
进一步地,所述栓钉直径25mm,长度100mm。
进一步地,所述型钢为工20号,长度2500mm。
进一步地,所述止水钢板厚度为16mm。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结构体系受力明确,安全性高;2、在浇筑顶板工序时施作节点,无需在顶板完成后增加其他拖换措施,缩短工期、效率高;3、在交叉节点增设两根型钢和栓钉,较普通拖换方案有经济优势;4、对车站结构无其他不利影响。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徐州地铁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徐州地铁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86017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互联网信息监控装置
- 下一篇:一种稳定性强的土壤湿度检测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