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CT用可伸缩免移防撞阶梯有效
| 申请号: | 202120858005.3 | 申请日: | 2021-04-25 |
| 公开(公告)号: | CN215384130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04 |
| 发明(设计)人: | 冯苏;郭聿彭;陈娟;王琦;李娜;张有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峡大学附属仁和医院 |
| 主分类号: | A61B6/03 | 分类号: | A61B6/03;A61B6/04;A61B6/0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443001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ct 伸缩 移防 阶梯 | ||
一种CT用可伸缩免移防撞阶梯,主要由三个中空的高度等差降低的三阶立方柱、二阶立方柱、一阶立方柱构成,其上为实性的三阶踏面、二阶踏面、一阶踏面,外侧为安装有三阶防撞缓冲垫、二阶防撞缓冲垫、一阶防撞缓冲垫的三阶防撞面、二阶防撞面、一阶防撞面,三阶防撞面、二阶防撞面下方分别设置有二阶上限制棱、二阶下限制棱及一阶上限制棱、一阶下限制棱,二阶防撞面、一阶防撞面一侧分别安装有二阶手柄、一阶手柄,本技术方案解决切换不同身体状态的患者上下诊断床时避免反复移动固定阶梯导致技师的工作量增加和扫描间隔时间加长,及卧床患者经平车移动时防止平车撞击CT诊断床等的技术问题,提高CT扫描效率,降低设备损害风险。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CT用可伸缩免移防撞阶梯。
背景技术
CT扫描患者时,虽然可升降的功能方便患者上下诊断床,但合适的扫描高度位于扫描架孔道的中心位置,频繁的升降不但易损坏设备,且降低了扫描效率。临床上常采用在CT诊断床旁放置阶梯的方法辅助患者上下并避免频繁升降诊断床,但这只能解决具有自主步行能力患者的扫描问题,对于不能站立、通过平车移动的卧躺患者,固定阶梯阻挡了平车靠近诊断床并阻挡患者向诊断床移动,需要将其移开才能扫描,而切换步行患者时再将其移回,反复移动阶梯增加了技师的操作工作量,且经平车平移患者至诊断床的过程中,平车易多次撞击CT诊断床,造成设备损坏,这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CT扫描的工作效率,增加了设备损害的风险。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CT用可伸缩免移防撞阶梯,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辅助医疗器械,解决切换不同身体状态的患者上下诊断床时避免反复移动固定阶梯导致技师的工作量增加和扫描间隔时间加长,及卧床患者经平车移动时防止平车撞击CT诊断床等的技术问题,进而提高CT扫描效率,降低设备损害风险,保障医疗质量。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是:一种CT用可伸缩免移防撞阶梯主要由三个高度等差降低、伸缩连接的立方柱阶梯构成,高度最大的是位于CT诊断床侧面最近的三阶立方柱,向远侧为高度依次降低的二阶立方柱、一阶立方柱。
三阶立方柱置于地面上,为中空的四棱柱结构,顶面为长方形、实性的三阶踏面,外侧面下三分之二结构采用缺损设计,上三分之一为实性、长方形的三阶防撞面,其上安装有橡胶材料制作的三阶防撞缓冲垫,在三阶防撞面下方自上向下安装有1厘米间距的二阶上限制棱和二阶下限制棱。
二阶立方柱置于地面上,为中空的四棱柱结构,前后两侧宽度略短于三阶立方柱,高度限制在二阶上限制棱和二阶下限制棱之间水平,顶面为长方形、实性的二阶踏面穿行二阶上限制棱和二阶下限制棱之间的间隙,部分置于三阶立方柱内与其连接并可在其内移动,外侧面下二分之一及前后两侧面结构均采用缺损设计,外侧面上二分之一为实性、长方形的二阶防撞面,其上安装有橡胶材料制作的二阶防撞缓冲垫,在防撞面下方自上向下安装有1厘米间距的一阶上限制棱和一阶下限制棱。
一阶立方柱置于地面上,为中空的四棱柱结构,前后两侧宽度略短于二阶立方柱,高度限制在一阶上限制棱和一阶下限制棱之间水平,顶面为长方形、实性的一阶踏面穿行一阶上限制棱和一阶下限制棱之间的间隙,部分置于二阶立方柱内与其连接并可在其内移动,外侧面为实性、长方形的一阶防撞面,其上安装有橡胶材料制作的一阶防撞缓冲垫,前后两侧面结构采用缺损设计。
二阶防撞面的一侧安装有二阶手柄。
一阶防撞面的一侧安装有一阶手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峡大学附属仁和医院,未经三峡大学附属仁和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85800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改良版新生儿内衣
- 下一篇:交直流氩弧焊机维弧电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