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锂离子电池注液防漏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120856732.6 | 申请日: | 2021-04-25 |
| 公开(公告)号: | CN214957283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30 |
| 发明(设计)人: | 臧世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金美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M50/691 | 分类号: | H01M50/691;H01M50/609 |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深可信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599 | 代理人: | 刘昌刚 |
| 地址: | 404100 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锂离子电池 防漏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锂离子电池注液防漏装置,涉及锂离子电池技术领域,包括注液本体,注液本体的一侧壁上具有向内凹陷的长方形凹槽,且长方形凹槽内设置有与之适配的托盘,托盘上设置有用于容纳吸液棉的凹槽,且凹槽底部具有贯穿的第二注液孔,所述吸液棉上对应于第二注液孔的位置设置有贯穿的圆形通孔;所述的注液本体上还设置有用于同锂离子电池相连通的第一注液孔,第一注液孔贯穿至长方形凹槽内,并与托盘上的第二注液孔相连通;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在电池注液过程中,能够防止由于电池壳内部空气的影响而导致电解液的溢出,而出现腐蚀电池壳的情况。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锂离子电池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说,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锂离子电池注液防漏装置。
背景技术
锂离子电池具有能量密度高,平均输出电压高等优点,因此,在全球气候变暖的情况下,锂离子电池得到的广泛的发展,然而,在锂离子电池注液过程中,往往会发生注入的液体漏出的情况,这是由于锂离子电池壳体内部有气体残留的缘故,而电解液溢出到锂离子电池壳体上会给锂离子电池壳体造成腐蚀,遗留在注液孔周围的电解液挥发后留下的晶体也会给后续注液孔封口产生影响。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锂离子电池注液防漏装置,在电池注液过程中,能够防止由于电池壳内部空气的影响而导致电解液的溢出,而出现腐蚀电池壳的情况。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锂离子电池注液防漏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注液本体,注液本体的一侧壁上具有向内凹陷的长方形凹槽,且长方形凹槽内设置有与之适配的托盘,托盘上设置有用于容纳吸液棉的凹槽,且凹槽底部具有贯穿的第二注液孔,所述吸液棉上对应于第二注液孔的位置设置有贯穿的圆形通孔;
所述的注液本体上还设置有用于同锂离子电池相连通的第一注液孔,第一注液孔贯穿至长方形凹槽内,并与托盘上的第二注液孔相连通。
在上述的结构中,所述的注液本体呈长方体形,设置长方形凹槽的侧壁具有与之相邻的前端面和后端面,且前端面上固定安装有第一夹板,后端面上固定安装有第二夹板,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的顶端均高出于注液本体的上表面。
在上述的结构中,所述注液本体的上表面设置有与锂离子电池正极柱和负极柱相适配的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
在上述的结构中,所述的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具有磁性,注液时则吸附在锂离子电池外壳的两侧边上。
在上述的结构中,所述的第一夹板上设置有纵截面呈十字形的凹槽,所述托盘的一端设置有螺纹孔,且螺纹孔内设置有一T形螺纹钉,当托盘位于注液本体的长方形凹槽内时,T形螺纹钉则与第一夹板上十字形的凹槽相适配。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当往锂离子电池壳体内部注入电解液的时候,由于电池壳体内部残留的空气等影响,从而溢出孔洞时,可以被托盘上的吸液棉吸收掉,并且,当吸液棉吸收的液体达到饱和状态时,可以从托盘中取出,防止电解液溢出到电池壁上,造成对电磁壁的腐蚀,影响后续的包装。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锂离子电池注液防漏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锂离子电池注液防漏装置的托盘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金美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重庆金美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85673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防火门
- 下一篇:格构式建筑用防水屋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