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笔记本电脑上壳对合防撞结构有效
| 申请号: | 202120853602.7 | 申请日: | 2021-04-23 |
| 公开(公告)号: | CN214504283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26 |
| 发明(设计)人: | 刘慧阳;彭亚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联洲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6F1/16 | 分类号: | G06F1/16 |
| 代理公司: | 东莞恒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412 | 代理人: | 韩丹 |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笔记本电脑 合防撞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涉及笔记本电脑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笔记本电脑上壳对合防撞结构,应用于笔记本电脑的上壳,所述笔记本电脑上壳对合防撞结构包括防撞条、连接于所述防撞条的第一缓冲件、固定于所述第一缓冲件一侧的连接板、连接于所述连接板的第二缓冲件、连接于所述第二缓冲件的固定板;所述第二缓冲件包括活动连接于所述固定板的滑动管、连接于所述滑动管背离所述连接板的一侧设有密封板、固定于所述密封板一侧的若干第一缓冲弹簧以及连接于所述第一缓冲弹簧的固定块。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上壳缓冲效果好、保护性强的笔记本电脑上壳对合防撞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笔记本电脑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笔记本电脑上壳对合防撞结构。
背景技术
笔记本电脑亦称笔记型、手提或膝上电脑是一种小型、可方便携带的个人电脑;笔记本电脑的重量通常重1-3公斤,其发展趋势是体积越来越小,重量越来越轻,而功能却越来越强大。
目前,笔记本电脑对防撞的保护要求就更加的严格。现有的笔记本电脑在合上上壳时,因缺少缓冲力,造成对笔记本电脑的元件造成损害,降低了保护效果,实用性差。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上壳缓冲效果好、保护性强的笔记本电脑上壳对合防撞结构。
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笔记本电脑上壳对合防撞结构,应用于笔记本电脑的上壳,所述笔记本电脑上壳对合防撞结构包括防撞条、连接于所述防撞条的第一缓冲件、固定于所述第一缓冲件一侧的连接板、连接于所述连接板的第二缓冲件、连接于所述第二缓冲件的固定板;所述第二缓冲件包括活动连接于所述固定板的滑动管、连接于所述滑动管背离所述连接板的一侧设有密封板、固定于所述密封板一侧的若干第一缓冲弹簧以及连接于所述第一缓冲弹簧的固定块。
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为,所述笔记本电脑上壳对合防撞结构的数量设为两个,两个所述笔记本电脑上壳对合防撞结构分别相对阵列于所述上壳上方的两侧。
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为,所述防撞条为长型条状胶垫。
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为,所述第一缓冲件包括若干第二缓冲弹簧,若干所述第二缓冲弹簧均匀阵列于所述防撞条的一侧。
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为,所述第二缓冲弹簧的数量设为四个。
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为,所述第一缓冲件包括第一缓冲橡胶垫。
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为,所述固定板的上部连接有安装条,所述固定板通过所述安装条固定于所述上壳内部。
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为,所述固定板背离所述防撞条的一侧设有第二缓冲胶垫。
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为,所述固定板开设有空腔,所述滑动管与所述空腔活动连接。
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为,所述连接板的截面长度大于所述防撞条的截面长度。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防撞条、第一缓冲件、第二缓冲件,当上壳合上时,冲击力通过防撞条传到第一缓冲件,进而传递到第二缓冲件,经过两次的缓冲,有效降低冲击力对笔记本电脑的元件的伤害,缓冲性能强,提高本实用新型的保护效果,实用性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笔记本电脑上壳对合防撞结构的笔记本电脑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笔记本电脑上壳对合防撞结构的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笔记本电脑上壳对合防撞结构的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联洲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东莞联洲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85360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高压电动机转子的假轴装置
- 下一篇:笔记本电脑上壳防碰撞结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