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加固式留置针固定贴膜有效
| 申请号: | 202120852936.2 | 申请日: | 2021-04-23 |
| 公开(公告)号: | CN215083396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10 |
| 发明(设计)人: | 赵雪丽 | 申请(专利权)人: |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 |
| 主分类号: | A61M5/158 | 分类号: | A61M5/158 |
| 代理公司: | 北京博雅睿泉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442 | 代理人: | 蔡兴兵 |
| 地址: | 100032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加固 留置 固定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加固式留置针固定贴膜,包括主贴膜层,主贴膜层的第一侧用于粘接皮肤,主贴膜层的中央区域形成为透视区;自粘加固辅助带,自粘加固辅助带的长度大于主贴膜层的长度,自粘加固辅助带沿主贴膜层的长度方向贴设于主贴膜层的第二侧面的边部,且与透视区间隔设置,自粘加固辅助带与主贴膜层配合形成闭环以用于缠绕在患者的肢体上;图案层,图案层设于主贴膜层的第一侧,且与透视区和自粘加固辅助带间隔设置。本申请的加固式留置针固定贴膜,不仅能够对留置针固定贴膜起到固定作用,而且降低了患者对留置针的恐惧感,提高了患者佩戴留置针固定贴膜的舒适度,降低了皮肤损害。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加固式留置针固定贴膜。
背景技术
目前,留置针是静脉输液治疗中主要的血管通路装置,在儿科门诊中更是普遍使用。儿童自制力和配合能力均较弱,单纯使用贴膜固定留置针,易出现松动、留置针导管堵塞、脱落等情况,降低留置针留置的时间,同时增家了家长对看护压力。目前的留置针固定贴膜多为普通的透明贴膜,仅针对穿刺部位固定,不能满足临床配合能力较弱患者留置针的固定。
并且现有的留置针固定贴膜,在应用于儿童等不能完全配合的患者时,或携带留置针的患者需要外出时,在身体置入留置针后,需要胶布缠绕或使用其他辅助装置协助进行固定。由于对留置针过度固定,不但使得患者的舒适度较低,也不便于护理人员的护理和观察,同时还可能引发医用黏胶相关性皮肤损伤等并发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
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加固式留置针固定贴膜,能减少决现有技术中因留置针固定贴膜固定不佳而导致的留置针导管堵塞和脱出,以及留置针固定的操作繁琐导致的患者佩戴留置针固定贴膜的舒适度低和对皮肤造成损伤等问题。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加固式留置针固定贴膜,包括:主贴膜层,所述主贴膜层的第一侧用于粘接皮肤,所述主贴膜层的中央区域形成为透视区;自粘加固辅助带,所述自粘加固辅助带的长度大于所述主贴膜层的长度,且可满足围绕肢体的长度,并对长短进行修剪,所述自粘加固辅助带沿所述主贴膜层的长度方向贴设于所述主贴膜层的第二侧面的边部,且与所述透视区间隔设置,所述自粘加固辅助带与所述主贴膜层配合形成闭环以用于缠绕在患者的肢体上;图案层,所述图案层设于所述主贴膜层的第一侧,且与所述透视区和所述自粘加固辅助带间隔设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加固式留置针固定贴膜,通过在主贴膜层上设置自粘加固辅助带,自粘加固辅助带能够缠绕在患者的肢体上,其不仅设置简单,便于操作,而且能够对留置针固定贴膜起到固定作用,防止出现因留置针固定贴膜固定不佳而导致留置针导管堵塞和脱出等问题。此外,通过在主贴膜层上设置图案层,能够有效地减轻患者对留置针的恐惧感,促进对留置针的保护。本申请的加固式留置针固定贴膜在便于护理人员观测的同时,还可以较好地固定在患者的肢体上,不仅提高了患者佩戴留置针的安全性,而且还能够有效减少留置针固定的繁琐操作,提高了患者佩戴留置针固定贴膜的舒适度和降低了皮肤损害。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所述自粘加固辅助带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自粘加固辅助带分别设于所述透视区的第一侧和第二侧,所述主贴膜层上设有针座固定口,其中一个所述自粘加固辅助带分为两个段体,所述针座固定口设于两个所述段体之间。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两个所述自粘加固辅助带的自由端位于所述主贴板层的同一端。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所述自粘加固辅助带包括:固定粘接部,所述固定粘接部贴设于主贴膜层的第二侧面上;自由粘接部,所述自由粘接部与所述固定粘接部相连接,且所述自由粘接部为所述自粘加固辅助带的自由端能够进行缠绕;所述自由粘接部上间隔设置有多个沿其厚度贯通的孔隙,以将所述自由粘接部套设在患者的手指上。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所述图案层设于所述透视区的第三侧和第四侧,所述图案层和所述透视区均位于两个所述自粘加固辅助带之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未经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85293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氧化锌避雷器绝缘串涂胶法兰安装装置
- 下一篇:抗拉伸超薄锂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