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细纱落筒机的色纱管纱检测的光电开关有效
申请号: | 202120851995.8 | 申请日: | 2021-04-23 |
公开(公告)号: | CN214779011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19 |
发明(设计)人: | 谢明志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沛绅实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G47/42 | 分类号: | B65G47/42;B65G47/90;B65G43/08 |
代理公司: | 重庆百润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0219 | 代理人: | 郝艳平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西乡***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细纱 落筒机 管纱 检测 光电开关 | ||
本实用新型涉及纺织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用于细纱落筒机的色纱管纱检测的光电开关,包括活动设置于导轨内的传送带以及活动放置于所述传送带上的运管座,所述运管座上活动插设有管纱,所述导轨上位于所述传送带的两旁分设有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所述第一固定板上设置有PCB板,所述PCB板与外部控制器电性连接,所述第二固定板上安装有吸光板,所述PCB板和吸光板相对设置,所述PCB板上电性连接有红外线发射管以及红外线接收管,所述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之间连接有一块挡板,所述挡板的高度低于所述管纱顶端的高度,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可准确地对管纱进行检测位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纺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细纱落筒机的色纱管纱检测的光电开关。
背景技术
现有的细纱落筒机的工作工序是从细纱落纱到管纱筒管交换、收集管纱和集中交络筒机处理管纱,最后完成从细纱管纱到筒纱的过程,这时需要对纱筒管进行输送,这时就需要用到输送结构。
现有的输送结构常用采用传送带式输送机构,管纱放置于运管座上,运管座放置在传送带上,然后在输送机构的特定位置设置机械手,用于将管纱从传送带上取下,为了便于控制机械手运作,通常会设置传感器检测管纱的位置,当管纱运送到合适位置以后,机械手即会将管纱夹住并脱离运管座,现有的传感器结构较为复杂,不能有效检测到管纱的位置,且不便于安装。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背景技术中提到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细纱落筒记得色纱管纱检测的光电开关。
为了实现上述目标,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用于细纱落筒机的色纱管纱检测的光电开关,包括活动设置于导轨内的传送带以及活动放置于所述传送带上的运管座,所述运管座上活动插设有管纱,所述导轨上位于所述传送带的两旁分设有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所述第一固定板上设置有PCB板,所述PCB板与外部控制器电性连接,所述第二固定板上安装有吸光板,所述PCB板和吸光板相对设置,所述PCB板上电性连接有红外线发射管以及红外线接收管,所述红外线发射管以及红外线接收管均相对所述吸光板设置,所述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之间连接有一块挡板,所述挡板的高度低于所述管纱顶端的高度,当所述挡板挡住管纱时,所述红外线发射管发射的光线可经管纱反射到所述红外线接收管上。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固定板上靠近所述吸光板的侧面上可拆卸式连接有保护壳,所述PCB板安装于所述保护壳内。
进一步的,所述保护壳包括安装板和防尘罩,所述安装板可拆卸式连接在所述第一固定板的侧面上,所述防尘罩嵌合在所述安装板上,所述PCB板卡设于所述防尘罩和安装板之间,所述防尘罩上设置有供所述红外线光束穿设的通孔。
进一步的,所述安装板通过螺丝安装于所述第一固定板上。
进一步的,所述吸光板通过螺丝安装于所述第二固定板上。
进一步的,所述挡板朝向所述管纱的侧面上设置有抵块。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通过在传送带的两旁分别设置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第一固定板上设置红外线发射管和红外线接收管,第二固定板上设置吸光板,当管纱位于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之间时,红外线接收管能接受到红外线发射管的光线,当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之间没有管纱时,红外线发射管发射的光线被吸光板吸收,可灵敏地对管纱进行检测,结构简单,且检测准确度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PCB板与保护壳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沛绅实业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沛绅实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85199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