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弃渣场坡面排水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120851703.0 | 申请日: | 2021-04-23 |
公开(公告)号: | CN215166353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14 |
发明(设计)人: | 李瑞鸿;李振军;李跃强;马士龙;李朋鲁;申彦科;李会波;王莉;刘璐;常志朋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水北方勘测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E03F5/04 | 分类号: | E03F5/04;E03F5/00;E03F7/00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鼎和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2101 | 代理人: | 李凤 |
地址: | 300222***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弃渣场坡面 排水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弃渣场坡面排水结构,在弃渣场上下两级马道平台之间外边坡设置倾斜的坡面排水沟,坡面排水沟起点位于上级马道平台一端的下方坡面,终点位于远端的下级马道平台内侧并与截水沟连接,坡面排水沟内汇集的雨水导入截水沟内。由于坡面排水沟与截水沟交接角度较大,坡面排水沟内水流不能平顺导入截水沟内,为防止水流冲击涌出,在坡面排水沟与截水沟连接处浇筑盖板。本实用新型增大了坡面排水沟的纵坡,有效解决了马道平台排水沟容易被淤积堵塞的问题,保证了弃渣场坡面有效排水。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弃渣场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弃渣场坡面排水结构。
背景技术
弃渣场坡面排水沟一般设置在马道平台上,两侧与截水沟连接,由于马道平台设置的坡面排水沟坡度较小,在后期运行过程中容易被杂物淤积堵塞,影响排水能力,甚至弃渣场坡面排水沟全部淤积,排水功能完全失效,雨水从坡顶顺着坡面一直冲向下游,坡面被雨水冲刷,形成面蚀和沟蚀,甚至威胁弃渣场的边坡稳定。为保证坡面排水沟正常排水需经常进行清淤,无形中增加了管理成本。
因此,如何合理解决弃渣场坡面排水问题,保证弃渣场坡面排水效果,同时便于管理,是亟需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弃渣场坡面排水结构,解决了弃渣场坡面排水问题,防止坡面排水沟被淤堵,保证排水沟排水效果。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弃渣场坡面排水结构,包括弃渣场上设置的多级马道、沿着山体设置的截水沟,其特征在于,在弃渣场相邻的上下两级马道平台之间外边坡设置倾斜的坡面排水沟,坡面排水沟起点位于上级马道平台一端的下方坡面,终点位于远端的下级马道平台内侧并与截水沟连接,将坡面排水沟内汇集的雨水导入截水沟内,在坡面排水沟与截水沟连接处顶部设置有盖板。
所述上下两级马道平台之间的高差在5~10m之间。
所述坡面排水沟采用混凝土结构,净断面尺寸:宽0.4m×深0.5m,壁厚0.15m~0.2m。
所述截水沟采用混凝土结构,净断面尺寸:宽0.8m×深1.0m,壁厚0.2m~0.25m。
所述截水沟上、下游各设2~3m长盖板段,坡面排水沟同样设置2~3m长盖板段。
所述盖板采用预制混凝土结构,盖板厚度不小于0.1m,盖板之间的缝隙采用水泥砂浆填筑。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结构简单,易于管理,能够防止弃渣场坡面排水沟被杂物淤积堵塞,保证排水沟排水效果,在后期运行过程能够节约管理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弃渣场坡面排水沟结构的平面布置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坡面排水沟及盖板断面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截水沟及盖板断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内”、“外”、“顶/底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水北方勘测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未经中水北方勘测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85170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