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腔镜微创手术用支撑盘有效
申请号: | 202120851319.0 | 申请日: | 2021-04-23 |
公开(公告)号: | CN215227975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21 |
发明(设计)人: | 俞少俊;邓群;廖秀军;李军;徐栋;丁克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B17/02 | 分类号: | A61B17/02;A61B90/00 |
代理公司: | 浙江专橙律师事务所 33313 | 代理人: | 朱孔妙 |
地址: | 310013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腔镜微创 手术 支撑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用辅助检查,特别是涉及一种腔镜微创手术用支撑盘,包括支撑盘本体(1)和封闭装置(2);支撑盘本体(1)上开设有至少一个通孔(101);位于通孔(101)内侧端面上设有凹槽(11);封闭装置(2)位于凹槽(11)内,封闭装置(2)上表面与凹槽(11)下表面贴合,且在不受力时封闭装置(2)将通孔(101)封闭。有效地解决了微创手术中对腹腔充气泄露影响手术操作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用辅助检查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腔镜微创手术用支撑盘。
背景技术
现有的医疗技术中微创手术已经替代了传统的开放性的手术,微创手术不但手术的创伤小,而且对病人来说恢复快。但是在微创手术中也存在很多的局限性,操作空间受限,对相邻的脏器的牵引具有一定的困难,同时体内多个器官相互贴合,操作时会受体腔内的空间视野的影响,增加了手术的难度。因此会对体内充气,增大器官之间的间隙,但是在现有技术中,打气后不能封闭,操作时气体逸出体外,需要多次充气,而且还会影响手术操作。
实用新型内容
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在进行微创手术时因体腔内的空间狭小需要向体内充气,气体逃逸引起手术操作的问题,提供了一种腔镜微创手术用支撑盘。
2.技术方案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腔镜微创手术用支撑盘,包括支撑盘本体(1)和封闭装置(2);
支撑盘本体(1)上开设有至少一个通孔(101);
位于通孔(101)内侧端面上设有凹槽(11);
封闭装置(2)位于凹槽(11)内,封闭装置(2)上表面与凹槽(11)下表面贴合,且在不受力时封闭装置(2)将通孔(101)封闭。
优选地,所述封闭装置(2)包括第一半(201)和第二半(202);
第一半(201)和第二半(202)分别位于通孔(101)轴心的两侧,且第一半(201)和第二半(202)位于通孔(101)轴心的端面相互贴合;
远离第一半(201)和第二半(202)贴合面的一侧设有第一连接片(201a)和第二连接片(202a);
第一连接片(201a)和第二连接片(202a)固定在凹槽(11)的下端面;
第一半(201)和第二半(202)上表面与凹槽(11)下表面贴合;
不受外力时,第一半(201)和第二半(202)位于通孔(101)轴心的端面相互贴合密封。
优选地,所述第一半(201)和第二半(202)均为带有柔性的半圆形;
且在第一半(201)和第二半(202)贴合的端面上分别设有第一斜面(201b)和第二斜面(202b);
第一斜面(201b)和第二斜面(202b)在不受力时相互贴合。
优选地,所述第一半(201)和第二半(202)均为硅胶的材质制成。
优选地,所述密封装置(2)为一体成型的柔性体。
优选地,所述通孔(101)的数量为三个。
优选地,所述通孔(101)上端口设有密封圈(105)。
优选地,所述密封圈(105)采用硅胶的材质制成。
优选地,所述支撑盘本体(1)为圆柱形,支撑盘本体(1)还包括环形台阶(102)和固定槽(10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大学,未经浙江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85131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精度小齿轮轴
- 下一篇:一种便携式多功能神经内科检查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