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增光扩散膜片有效
申请号: | 202120850905.3 | 申请日: | 2021-04-24 |
公开(公告)号: | CN215216086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17 |
发明(设计)人: | 尹荣超;王宽宽;王图祥;李琳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翰博星辰高新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1V13/04 | 分类号: | F21V13/04 |
代理公司: | 昆明合众智信知识产权事务所 53113 | 代理人: | 甘善甜 |
地址: | 230012 安徽省合肥市新站区玉皇山路与***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增光 扩散 膜片 | ||
本实用新型涉及照明显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增光扩散膜片,包括基材,所述基材的下表面粘连有扩散层,且所述扩散层内设有扩散粒子;所述基材的上表面粘连有增光层,所述增光层的上表面设有若干个增光机构,所述增光机构由凹槽、反射棱镜和扩散透镜构成,所述凹槽设置于增光层的表面,所述反射棱镜设置于凹槽的内壁上,所述扩散透镜设置于凹槽内部的上方,所述扩散透镜的上表面设有增光圈,所述增光圈位于凹槽内,且所述增光圈和扩散透镜均为下凹结构。本实用新型中增光扩散膜片的设置提高了光源的利用率,显示效果好,增光效果显著,还具有防静电的作用,实用性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照明显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增光扩散膜片。
背景技术
光线行进的过程中会发生反射、折射及散射,传统的光扩散膜片一般是在光扩散膜片的基材中加入散射粒子,从而改变光线的行进路径,达到入射光充分散射以此产生光学扩散的效果。然而,这种方式会造成大量的光源被吸收,导致光能的利用率低,影响最终显示的效果;此外,光扩散片与其他光学膜片相接触时容易产生静电,当积累了大量的静电后,会对显示装置造成一定的损坏,影响其使用寿命。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领域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光源利用率高、扩散效果好且增光效果显著的增光扩散膜片。为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增光扩散膜片,包括基材,所述基材的下表面粘连有扩散层,且所述扩散层内设有扩散粒子;所述基材的上表面粘连有增光层,所述增光层的上表面设有若干个增光机构,所述增光机构由凹槽、反射棱镜和扩散透镜构成,所述凹槽设置于增光层的表面,所述反射棱镜设置于凹槽的内壁上,所述扩散透镜设置于凹槽内部的上方,所述扩散透镜的上表面设有增光圈,所述增光圈位于凹槽内,且所述增光圈和扩散透镜均为下凹结构。
优选的,所述扩散粒子均匀或不均匀地设置于扩散层内。
优选的,所述增光机构连续设置。
优选的,所述增光机构间隔均匀或不均匀地设置。
优选的,所述凹槽为倒三角形、圆台形或半圆形中的一种。
优选的,所述扩散层的外侧设有防静电涂层,起到防静电的作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增光扩散膜片设置了扩散层,能提高光源的扩散效果,一定程度上提高光源的利用率;在增光层上设置了增光机构,其内部凹槽、反射棱镜、扩散透镜以及增光圈的设置,能显著提高增光扩散膜片的透光性能,显示效果好,增光效果显著;还将增光圈和扩散透镜设置为下凹的结构,以便减少增光扩散膜片与其他膜片的接触,进而减少不必要的摩擦,具有一定的防静电作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增光扩散膜片的具体实施例1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增光扩散膜片的具体实施例2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增光扩散膜片的具体实施例3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增光扩散膜片的具体实施例4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增光扩散膜片的具体实施例5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增光扩散膜片的具体实施例6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中A部分放大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基材,2-增光层,3-扩散层,301-扩散粒子,4-增光机构,401-凹槽,402-反射棱镜,403-扩散透镜,5-增光圈,6-防静电涂层。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翰博星辰高新材料有限公司,未经合肥翰博星辰高新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85090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扩散膜涂布机的烘干结构及烘干机
- 下一篇:用于扩散膜的除静电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