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虹鳟人工授精搅拌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20848570.1 | 申请日: | 2021-04-23 |
公开(公告)号: | CN216799464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24 |
发明(设计)人: | 魏文燕;陶丽竹;李良玉;杨马;刘家星;欧阳萍;张小丽;唐洪;陈霞;陈健;杨壮志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市农林科学院;四川农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B01F27/85 | 分类号: | B01F27/85;B01F27/90;B01F27/191;B01F27/213;B01F27/2322;B01F35/30;B01F35/45;B01F35/51 |
代理公司: | 成都厚为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55 | 代理人: | 王杰 |
地址: | 611134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虹鳟 人工授精 搅拌 装置 | ||
1.一种虹鳟人工授精搅拌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搅拌箱(1),所述搅拌箱(1)顶部开口且具有容置腔;
盖板(2),所述盖板(2)覆盖在所述搅拌箱(1)的顶部开口上;
搅拌杆(3),所述搅拌杆(3)的一端贯穿所述盖板(2)伸入所述搅拌箱(1)内,所述搅拌杆(3)的另一端位于所述搅拌箱(1)外,所述搅拌杆(3)位于搅拌箱(1)内的杆体上设有若干长短不一的搅拌叶片(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虹鳟人工授精搅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杆(3)的数量为多根,且不同搅拌杆(3)位于搅拌箱(1)内的杆体的长度不同。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虹鳟人工授精搅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杆(3)的数量为多根,其中一根搅拌杆(3)为主搅拌杆,其余所有搅拌杆(3)均为副搅拌杆,所述主搅拌杆和副搅拌杆均外套齿轮(5),所述主搅拌杆上的齿轮(5)与所有副搅拌杆上的齿轮(5)啮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虹鳟人工授精搅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2)包括固定环(21)和承载板(22),所述固定环(21)的内壁上设有一个环形凹槽,所述承载板(22)可活动的安装在所述凹槽内;
所述搅拌杆(3)的数量为两根,其中一根搅拌杆(3)为主搅拌杆,另一根搅拌杆(3)为副搅拌杆,所述主搅拌杆和副搅拌杆均贯穿所述承载板(22),所述主搅拌杆和副搅拌杆均外套齿轮(5),所述主搅拌杆上的齿轮(5)与副搅拌杆上的齿轮(5)啮合;
所述固定环(21)上设置有一个齿圈(9),所述副搅拌杆上的齿轮(5)与所述齿圈(9)啮合。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虹鳟人工授精搅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搅拌杆位于所述搅拌箱(1)外的杆体上设置有把手(6)。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虹鳟人工授精搅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把手(6)为Z字形结构,所述把手(6)一端与搅拌杆(3)位于搅拌箱(1)外的端部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虹鳟人工授精搅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箱(1)为恒温箱。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虹鳟人工授精搅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箱(1)上设置有进料口(7)和出料口(8),所述出料口(8)位于所述搅拌箱(1)的底部,或者所述出料口(8)的底端与所述搅拌箱(1)底部的内壁齐平。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虹鳟人工授精搅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箱(1)的底板为半球形结构,所述出料口(8)设置在所述搅拌箱(1)的底板上。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虹鳟人工授精搅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2)与所述搅拌箱(1)卡接或扣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市农林科学院;四川农业大学,未经成都市农林科学院;四川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848570.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变形性能测试工具
- 下一篇:一种便于老人使用的躺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