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神经内科检查托举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20847399.2 | 申请日: | 2021-04-23 |
公开(公告)号: | CN214805506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23 |
发明(设计)人: | 尹姗姗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B90/14 | 分类号: | A61B90/1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500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神经内科 检查 托举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神经内科检查托举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内腔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第一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一螺纹杆,第一螺纹杆表面相对的一侧均螺纹连接有第一螺纹套,第一螺纹套的顶部活动连接有支杆,支杆远离第一螺纹套的一端贯穿至底座的顶部。本实用新型通过底座、第一电机、第一螺纹杆、第一螺纹套、支杆、支撑板、隔板、第二电机、第二螺纹杆、第二螺纹套、壳体、活动板、第一弹簧、活动柱、托举架、卡板、拉杆、握把、第二弹簧和护垫的配合使用,解决了现有的神经内科检查托举装置不便于对托举状态进行调节,且不能够对所托举的肢体进行固定,以及使用的舒适性差,降低了托举装置实用性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神经内科检查托举装置。
背景技术
神经内科是独立的二级学科,不属于内科概念,神经系统由脑、脊髓及周围神经组成,神经内科是研究神经系统疾病、骨骼肌疾病的临床医学,主要通过内科手段进行研究,疾病种类有脊髓、脑血管疾病,中枢神经系统感染、脱髓鞘性疾病,运动障碍疾病,癫痫,头痛,变性疾病,神经系统遗传性疾病等,在神经内科临床上,对局部神经萎缩或局部神经刺激不敏感的患者,医护人员要对病患处进行检查,有时需要病人抬高腿部,但多数病人肢体活动不便,不能自由运动,此时便需要使用到托举装置,而现有的神经内科检查托举装置不便于对托举状态进行调节,且不能够对所托举的肢体进行固定,以及使用的舒适性差,降低了托举装置的实用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神经内科检查托举装置,具备可调和舒适的优点,解决了现有的神经内科检查托举装置不便于对托举状态进行调节,且不能够对所托举的肢体进行固定,以及使用的舒适性差,降低了托举装置实用性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神经内科检查托举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内腔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一螺纹杆,两个第一螺纹杆表面相对的一侧均螺纹连接有第一螺纹套,所述第一螺纹套的顶部活动连接有支杆,所述支杆远离第一螺纹套的一端贯穿至底座的顶部,且活动连接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内腔的顶部与底部之间固定连接有隔板,所述支撑板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二螺纹杆,所述第二螺纹杆远离第二电机的一端贯穿至支撑板的内腔,且通过轴承与隔板活动连接,所述第二螺纹杆的表面螺纹连接有第二螺纹套,所述第二螺纹套的顶部通过连接块固定连接有壳体,所述壳体内腔的顶部活动连接有活动板,所述活动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所述活动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活动柱,所述活动柱远离活动板的一端贯穿至壳体的顶部,且固定连接有托举架,所述托举架内腔相对的一侧均活动连接有卡板,所述卡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拉杆,所述拉杆远离卡板的一端贯穿至托举架的顶部,且固定连接有握把,所述拉杆的表面套设有第二弹簧,所述托举架内腔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护垫。
优选的,所述底座底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万向轮,所述万向轮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刹车件。
优选的,所述第一螺纹套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一滑块,所述底座内腔底部的两侧均开设有与第一滑块配合使用的第一滑槽。
优选的,所述第二螺纹套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二滑块,所述支撑板内腔底部的两侧均开设有与第二滑块配合使用的第二滑槽。
优选的,所述底座顶部的两侧均开设有第一通槽,所述支撑板顶部的两侧均开设有第二通槽。
优选的,所述第一螺纹杆远离第一电机的一端通过轴承与底座的内壁活动连接,所述支杆的两端均通过销座与第一螺纹套和支撑板活动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未经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84739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