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给水V型滤池有效
| 申请号: | 202120845616.4 | 申请日: | 2021-04-23 |
| 公开(公告)号: | CN215841803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18 |
| 发明(设计)人: | 程瑞丰;李双菊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市政工程中南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01D24/20 | 分类号: | B01D24/20;B01D24/22 |
| 代理公司: | 武汉河山金堂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42212 | 代理人: | 胡清堂 |
| 地址: | 430010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给水 滤池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给水V型滤池,包括滤池主体,所述滤池主体的两侧池壁上均开设有连通滤池内外的第一斜槽,每个所述第一斜槽的高度由位于滤池内部的一侧向位于滤池外部的一侧逐渐降低,所述第一斜槽的底部且靠近滤池外部的一侧设有第二斜槽,所述第一斜槽靠近滤池内部的一侧底边与设置在滤池内的滤料层的底边齐平,所述第一斜槽内设有用于排放滤料的排放装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V型滤池解决了现有技术中V型滤池在进行滤料更换时,每次都需要使用大型抽泵机抽出而造成的操作繁琐、工作量大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市政给水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给水V型滤池。
背景技术
V型滤池是滤池的一种形式,因其进水槽形状呈V字形而得名,也叫均粒滤料滤池,其主要特点是可采用较粗滤料较厚滤层以增加过滤周期和气、水反冲再加始终存在的横向表面扫洗,冲洗水量大大减少。然而现有技术中,V型滤池中的滤料在进行更换时,每次都需要使用大型的抽泵机将过滤砂料抽出,使得每次更换过滤砂料的操作过程非常繁琐,不仅增加了操作人员的劳动工作量,而且便捷性低、实用性不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给水V型滤池,解决了现有技术中V型滤池在进行滤料更换时,每次都需要使用大型抽泵机抽出而造成的操作繁琐、工作量大的问题。
为达到上述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给水V型滤池,包括滤池主体,所述滤池主体的两侧池壁上均开设有连通滤池内外的第一斜槽,每个所述第一斜槽的高度由位于滤池内部的一侧向位于滤池外部的一侧逐渐降低,所述第一斜槽的底部且靠近滤池外部的一侧设有第二斜槽,所述第一斜槽靠近滤池内部的一侧底边与设置在滤池内的滤料层的底边齐平,所述第一斜槽内设有用于排放滤料的排放装置。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排放装置包括固定板、拉杆、挡板以及把手,所述固定板固定安装在所述第一斜槽靠近滤池外部一侧的上壁上,所述拉杆穿过所述固定板设置,所述挡板固定连接在所述拉杆靠近滤池内部的一端,所述把手固定连接在所述拉杆靠近滤池外部的一端。
进一步地,位于所述固定板和挡板之间的所述拉杆上套设有挤压弹簧,所述挡板的两侧壁上设有密封圈,所述拉杆与把手之间的连接处设有连接板。
另外,上述方案中所述滤池主体包括池底和设置在所述池底两侧的池壁,所述两池壁相对的一侧均设有斜板,每个所述斜板与其同侧的池壁之间呈V型槽设置,且每个斜板上开设有多个扫洗孔。
所述池底上中间设有气水分配渠,位于所述气水分配渠上部的是排水渠,所述排水渠的两侧从下至上依次为滤板、承托板和滤料层。
所述滤池主体的一侧池壁上还设有危险警示牌,所述危险警示牌呈矩形设置,其上设有荧光粉,在白天或者夜间都可以通过危险警示牌提醒非专业人员,防止非专业人员在装置工作时拔弄设备产生危险。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给水V型滤池,其主要方案是在V型滤池两侧的池壁上各开设一个斜槽洞口(第一斜槽),该斜槽洞口连通滤池内外,并且在斜槽洞口的底部设置第二斜槽和在斜槽洞口中设置排放装置。进一步地,所述排放装置主要由固定板、拉杆、挡板以及把手组成,当需要更换滤料时,抓住把手,通过拉杆拉动挡板沿着第一斜槽向下滑动,直到挡板滑过第二滑槽,使得滤料沿着第一斜槽流到第二斜槽内,然后流出滤池,即可自动的使滤料快速流出,之后再重新放入滤料即可完成更换。整个过程不在需要抽泵机对滤料进行抽出,大大减轻了操作人员的工作量,且本实用新型装置设计合理、构思巧妙,使得每次更换滤料的操作简单,降低了劳动工作量,节约了更换滤料时停产的时间,便捷性强、实用性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给水V型滤池的正面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处的放大图。
图中所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市政工程中南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市政工程中南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84561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