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车辆热管理系统和汽车有效
申请号: | 202120843459.3 | 申请日: | 2021-04-22 |
公开(公告)号: | CN214929135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30 |
发明(设计)人: | 古小玲;夏明彦;周奎宁;朱之冬;王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新能源商用车发展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新能源商用车集团有限公司;吉利四川商用车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L58/26 | 分类号: | B60L58/26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世纪恒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44287 | 代理人: | 刘瑞花 |
地址: | 3100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辆 管理 系统 汽车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车辆热管理系统和汽车,其中,该车辆热管理系统包括动力电池组、热声制冷系统和第一冷却管路,所述热声制冷系统包括至少一个热声制冷机单元、至少一个热声热机单元和谐振管,所述谐振管连接所述热声制冷机单元和所述热声热机单元,所述热声制冷机单元设有冷端换热器。所述第一冷却管路连接所述冷端换热器和所述动力电池组,以给所述动力电池组降温。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能够降低车辆热管理系统的噪音,从而降低车辆热管理系统与整车共振的风险。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热管理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汽车热管理系统车辆热管理系统和汽车。
背景技术
目前在新能源汽车上,电池热管理一般采用传统压缩式制冷,然而传统压缩式制冷系统噪声较大,例如在纯电动车上,压缩机工作产生的噪音显得格外突出,并且还有与整车共振的风险,存在安全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车辆热管理系统,旨在降低车辆热管理系统的噪音,从而降低车辆热管理系统与整车共振的风险。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的车辆热管理系统,包括:
动力电池组;
热声制冷系统,包括至少一个热声制冷机单元、至少一个热声热机单元和谐振管,所述谐振管连接所述热声制冷机单元和所述热声热机单元,所述热声制冷机单元设有冷端换热器;以及
第一冷却管路,连接所述冷端换热器和所述动力电池组,以给所述动力电池组降温。
可选地,所述车辆热管理系统还包括客舱空气调节系统,所述客舱空气调节系统与所述第一冷却管路连接;
和/或,所述车辆热管理系统还包括电机散热系统,所述电机散热系统与所述第一冷却管路连接。
可选地,所述车辆热管理系统还包括第二冷却管路和连接所述第二冷却管路的散热组件,所述散热组件用于将热量散发至外界;其中,
所述热声制冷机单元包括依次相连的制冷机单元主冷却器、制冷机单元回热器、所述冷端换热器、制冷机单元缓冲管和制冷机单元次冷却器,所述第二冷却管路串联所述制冷机单元主冷却器和所述制冷机单元次冷却器;和/或,
所述热声热机单元包括依次相连的热机单元主冷却器、热机单元回热器、热机单元加热器、热机单元缓冲管和热机单元次冷却器,所述热机单元加热器与所述动力电池组电连接,所述第二冷却管路串联所述热机单元主冷却器和所述热机单元次冷却器。
可选地,所述车辆热管理系统还包括除霜系统,所述除霜系统与所述第二冷却管路连接。
可选地,所述热声制冷系统为行波热声制冷系统。
可选地,所述热声制冷机单元和所述热声热机单元通过所述谐振管连接而呈环形分布。
可选地,所述热声热机单元的数量多于或等于两个,且少于或等于九个。
可选地,所述热声制冷系统还包括至少一个声波发生器,所述声波发生器的发声端连通所述谐振管。
可选地,所述声波发生器为直线电机或扬声器。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汽车,包括如上述的车辆热管理系统。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通过采用热声制冷系统给动力电池组降温,以保证动力电池组处于较适宜的工作温度,提升动力电池组使用寿命。相较于压缩机式制冷系统,热声制冷系统少了电机和活塞等运动部件,使得热声制冷系统的噪音更低,从而可以降低车辆热管理系统的噪音,从而降低车辆热管理系统与整车共振的风险。而且热声制冷系统无需使用制冷剂,而是使用如空气、氦气、氮气等绿色无污染工质,因此能够避免产生臭氧层的破坏和温室效应危害,更加环保。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新能源商用车发展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新能源商用车集团有限公司;吉利四川商用车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新能源商用车发展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新能源商用车集团有限公司;吉利四川商用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84345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