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预制排水箱涵有效
| 申请号: | 202120841841.0 | 申请日: | 2021-04-23 |
| 公开(公告)号: | CN215593747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21 |
| 发明(设计)人: | 蔡敏;钟凌宇;黄鹤;彭航;黎冠;王硕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建工集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1F5/00 | 分类号: | E01F5/00 |
| 代理公司: | 长沙正奇专利事务所有限责任公司 43113 | 代理人: | 马强 |
| 地址: | 410004 湖南省长沙市天心***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预制 水箱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预制排水箱涵,所述排水箱涵空腔底面设置双向坡度,形成V型排水沟;所述空腔侧壁上沿水流方向非对称间隔设置了导流块。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排水箱涵,由于空腔底部为非平面而是两侧具有一定坡度的V型面,V型面的最低点设置排水沟,可利用水流的作用,带动泥沙向V型排水沟内聚集。同时,由于空腔侧壁上设置了导流块,利用导流块改变高速水流的方向,形成回旋水流冲刷聚集在底部的淤泥,可减少淤泥沉积以及人工清淤的工作量。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预制箱涵领域,具体是一种预制排水箱涵。
背景技术
一般的现浇箱涵和预制箱涵,基本上都是钢筋混凝土结构,箱涵空腔的底面多为平面,水流小的时候在空腔底面呈全断面流淌,淤泥的沉积呈自然散开状态,即便是水流大的时候,也难以将沉积的淤泥冲走,导致淤泥越积越多,清淤工作量大。为了方便清淤,可考虑将沉积于底面的淤泥集中后再进行清淤,如公开号为CN212533777U的中国专利,公布了一种带排水沟的预制箱涵,通过在箱涵本体内的方形单仓的底面设置坡度,底面的最低处与排水沟连接,使得积水能够顺着坡度进入排水沟。此种方式的箱涵空腔的底面为单向坡度,排水沟设置紧邻侧壁,侧重点在于排水,虽然可在一定程度上使淤泥向排水沟处沉积,但清淤时仍需耗费大量的人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预制排水箱涵,以解决上述背景中提出的淤泥沉积、清淤工作量大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预制排水箱涵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预制排水箱涵,包括箱涵本体,所述箱涵本体的内部设有空腔;所述空腔的四个角落的箱涵倒角内分别设有预应力孔道;所述预应力孔道内设有钢绞线;所述箱涵本体的两端设有接口,相邻两个箱涵本体通过接口承插连接;所述空腔的底面设置双向坡度,形成V型排水沟;所述空腔侧壁上设置有导流块。
由此,当流入空腔的水流较小时,由于V型排水沟的存在,水流带动淤泥汇聚至V型排水沟内。然后使高速水流进入空腔,由于空腔侧壁上导流块的存在,可改变水流方向形成回旋水流,利用回旋水流来冲刷空腔底部淤泥。
具体的,所述V形排水沟两侧的坡度i=12%,其最低点位于空腔底部中心位置。
具体的,所述导流块沿水流方向非对称间隔设置。
具体的,所述导流块沿水流方向的长度为1/2单节预制箱涵空腔的长度。
具体的,所述导流块在垂直于水流的方向上设置于空腔侧壁的中间位置。
具体的,所述导流块在垂直于水流方向的高度为1/2空腔的高度。
具体的,所述导流块包含迎水面和背水面,所述迎水面为斜坡,背水面与空腔侧壁成直角。
具体的,所述迎水面的坡度i=40%。
本实用新型具备的有益效果:通过将腔体底面设计成V型,两侧的淤泥在水流的带动下可向中部沉积,相比于淤泥集中向一侧沉积,两侧分散积淤效果更佳。当淤泥集中于中部后,使高速水流进入空腔,由于腔体两侧导流块的作用形成回旋水流,利用回旋水流冲刷排淤,可大幅减少人工排淤的工作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沿水流方向的剖视图;
图中:1-箱涵本体;2-空腔;3-倒角;4-导流块;5-V形排水沟;6-预应力孔道;7-钢绞线;8-接口。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建工集团有限公司,未经湖南建工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84184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公园城市绿化地斜坡适用的升降式下沉井盖
- 下一篇:一种焰条机构挂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