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汽车用铝合金电池壳有效
申请号: | 202120840945.X | 申请日: | 2021-04-23 |
公开(公告)号: | CN214625173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05 |
发明(设计)人: | 徐刚;周立国;朱浩凯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阴市东铝铝业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10/613 | 分类号: | H01M10/613;H01M10/625;H01M10/6556;H01M10/6567;H01M50/249;H01M50/224 |
代理公司: | 无锡坚恒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48 | 代理人: | 刘宏亮 |
地址: | 2144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 铝合金 电池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汽车用铝合金电池壳,包括围合形成电池存储腔的两个存储壳,电池存储腔连通有正极柱口和负极柱口,至少一个存储壳背对电池存储腔的一侧密封连接有冷却壳,存储壳与冷却壳围合形成冷却液流道,冷却壳上设置有与冷却液流道连通的进液口和出液口。该汽车用铝合金电池壳通过冷却壳与存储壳围合成冷却液流道,方便冷却液流道中的冷却液通过冷却壳直接吸收电池的热量,减少传热介质,提高降温效率;此外,由于冷却液流道位于电池存储腔外,避免了冷却液泄露与电池接触,导致电池短路故障损坏的可能,从而有利于电池的安全运行。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池壳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汽车用铝合金电池壳。
背景技术
新能源汽车的电池壳体主要用于对汽车电池的保护,要求具有一定的耐振动强度和耐冲击强度的同时还需要保证电池的高能量密度。为了延长电池的使用寿命,同时保证电池的安全可靠性,通常在电池壳体内设置水冷系统,通过水冷的方式降低电池温度。但是现有的水冷系统由诸多管道连接而成,接口多,漏水风险大,一旦发生漏水,直接导致动力电池系统短路,增加安全风险。
为此,公告号为CN211743207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内外包分离的高安全性电池壳体,包括用于安装电池模组和电器元件的内包、用于冷却的水冷板和承载内包和水冷板的外包,水冷板位于内包下部,内包、水冷板和外包由螺栓连接。该电池壳将水冷板外置在模组内包之外,避免了冷却管路发生漏水问题导致模组短路等风险,提高了电池包的安全性能。
但是,上述电池壳中,水冷板位于内包的下方,仅能对电池的下表面进行吸热,导致降温效率有限,并且水流通过水冷板和内包两个介质吸收电池的热量,导致传热效率有限,降温效果有待提升;此外,水冷板发生故障损坏(如水冷流道杂质堵塞)进行更换时,需要内包从外包上拆下,更换完成后,再重新将电池内包放入外包中,操作繁琐。
因此,有必要对现有技术中的汽车电池壳进行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降温效率高且便于维护的汽车用铝合金电池壳。
为实现上述技术效果,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汽车用铝合金电池壳,包括围合形成电池存储腔的两个存储壳,所述电池存储腔连通有正极柱口和负极柱口,至少一个存储壳背对所述电池存储腔的一侧密封连接有冷却壳,所述存储壳与所述冷却壳围合形成冷却液流道,所述冷却壳上设置有与所述冷却液流道连通的进液口和出液口。
上述技术方案的汽车用铝合金电池壳中,两个存储壳围合成电池存储腔,用于存放电池的同时,电池的正极柱和负极柱分别突出于电池壳上的正极柱口和负极柱口,方便与汽车的电力系统连接。利用冷却壳与存储壳围合成冷却液流道,冷却液(通常冷却液选用水)从进液口进入,从出液口流出,在冷却液流动的同时,仅需通过存储壳单个介质吸收电池运行产生的热量,通过减少传热介质的数量,从而提高了对电池的降温效率,有利于电池的稳定正常运行,延长电池的使用寿命;此外,由于冷却液在两个存储壳围合成的电池存储腔外流动,避免了冷却液泄漏时与电池接触,导致电池短路损坏的情况发生,如此,保证了电池安全可靠的运行。
优选的,两个所述存储壳背对所述电池存储腔的一侧均密封连接有冷却壳。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该电池壳能够从电池的两侧吸收电池的热量,提高了换热效率,有利于实现对电池的快速降温。
优选的,两个所述冷却壳中,其一的进液口与另一的出液口连通。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冷却液从其中一个冷却壳上的进液口进入该冷却壳所对应的冷却液流道中,而后从出液口排出,从另一个冷却壳上的进液口进入,在其对应的冷却液流道中流动,并从出液口排出。如此,使得该电池壳仅需接入一个提供冷却液流动的供液口和收集冷却液的回收口,即可实现冷却液在两个冷却液流道中的循环流动,有利于节约冷却液用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阴市东铝铝业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阴市东铝铝业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84094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能够实现定量的吹塑用下料装置
- 下一篇:一种上料机皮带张紧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