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鼻托和眼镜有效
| 申请号: | 202120840331.1 | 申请日: | 2021-04-22 |
| 公开(公告)号: | CN214504047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26 |
| 发明(设计)人: | 刘博;王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歌尔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2C5/12 | 分类号: | G02C5/12 |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世纪恒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44287 | 代理人: | 梁馨怡 |
| 地址: | 261031 山东省潍***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眼镜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鼻托和眼镜,该鼻托包括:垫片、支架及夹持组件,所述垫片的表面凸设形成连接件;所述支架与所述眼镜框连接;所述夹持组件包括与所述支架远离眼镜框的一端连接的第一磁性件和第二磁性件,所述第一磁性件和所述第二磁性件围合形成容置槽,所述连接件活动设于所述容置槽,所述第一磁性件和所述第二磁性件用于夹持所述连接件。本实用新型鼻托实现垫片与鼻梁紧密贴合。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眼镜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鼻托和应用该鼻托的眼镜。
背景技术
目前,AR眼镜包括眼镜框和鼻托,鼻托用于与鼻梁抵接,以减少眼镜框的压迫感。在AR应用场景中,AR眼镜需要与终端设备数据联通,在使用中,不同的用户通常需要穿戴同一套AR眼镜。由于不同用户的鼻梁高低和鼻梁宽窄存在个体差异,导致同一套AR眼镜的鼻托贴合不同用户的鼻梁时,无法有效适应每一个用户,导致用户穿戴AR眼镜产生不适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鼻托,旨在提高鼻托与鼻梁的贴合度。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的鼻托包括:
垫片,所述垫片的表面凸设形成连接件;
支架,所述支架与所述眼镜框连接;及
夹持组件,所述夹持组件包括与所述支架远离眼镜框的一端连接的第一磁性件和第二磁性件,所述第一磁性件和所述第二磁性件围合形成容置槽,所述连接件活动设于所述容置槽,所述第一磁性件和所述第二磁性件用于夹持所述连接件。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磁性件包括与所述支架转动连接的第一连接部和第一夹持部,所述第一夹持部与所述第一连接部连接,所述第一夹持部设置有第一弧形槽;
所述第二磁性件包括与所述支架转动连接的第二连接部和第二夹持部,所述第二连接部与所述第一连接部相对设置,所述第二夹持部与所述第二连接部连接,所述第二夹持部设置有第二弧形槽,所述第二弧形槽和所述第一弧形槽相对设置,并围合形成所述容置槽;
所述连接件远离所述垫片的一端设置为球头,所述球头容纳于所述容置槽。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连接部面向所述第二连接部的表面凸出形成第一连接筋,所述第一连接筋设置有第一过孔;
所述第二连接部面向所述第一连接部的表面凸出形成第二连接筋,所述第二连接筋设置有第二过孔;
所述支架设置有转轴,所述转轴穿过所述第一过孔和所述第二过孔,以使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第二连接部与所述支架转动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连接筋远离所述第一夹持部的一端向所述第二连接筋延伸形成第一限位筋,所述第一限位筋与所述第二连接部远离所述第二夹持部的一端抵持;
且/或,所述第二连接筋远离所述第二夹持部的一端向所述第一连接筋延伸形成第二限位筋,所述第二限位筋与所述第一连接部远离所述第一夹持部的一端抵持。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连接筋邻近所述第一夹持部的一端设置有第一弧形面;
且/或,所述第二连接筋邻近所述第二夹持部的一端设置有第二弧形面。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夹持组件还包括容纳于所述容置槽的两个内衬垫,两个所述内衬垫分别设于所述第一磁性件和所述第二磁性件。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磁性件和/或所述第二磁性件为电磁铁,所述连接件设置有安装腔;
所述鼻托还包括设于所述安装腔内的传感器,所述传感器用于感应所述第一磁性件和所述第二磁性件的相对位置。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垫片背离所述连接件的表面形成凸弧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歌尔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歌尔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84033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立卧两用可调节机箱
- 下一篇:一种便于组装的智能视觉识别分拣平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