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立体车库防车门误开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120839426.1 | 申请日: | 2021-04-22 |
公开(公告)号: | CN215212620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17 |
发明(设计)人: | 黄正球;童耀庭;许海翔;龚文;杭杰;吴峰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市特种设备监督检验技术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E04H6/42 | 分类号: | E04H6/42 |
代理公司: | 上海申汇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001 | 代理人: | 徐俊 |
地址: | 200333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立体车库 车门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立体车库防车门误开系统,属于停车设备技术领域。车门外侧的载车板两侧平行设有载车板边框竖直面,载车板边框竖直面的顶端向载车板外侧设有载车板边框水平踏面;载车板边框竖直面与载车板边框水平踏面之间设有防车门误开系统,防车门误开系统包括阻车筐、升降装置、传感器和控制系统;载车板边框竖直面与载车板边框水平踏面之间设有升降装置,阻车筐与升降装置连接;升降装置上设有传感器;控制系统分别与传感器和升降装置连接。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立体车库防车门误开系统,实现了立体车库使用过程中全程的全覆盖的防车门误开保护。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立体车库防车门误开系统,属于停车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现有的立体车库大部分未设置车宽检测装置,通常采用现场操作人员人工确认的方法,避免车门未关而启动停车设备运行;但是在一些使用率较高,存取车频繁的立体车库,工作人员因同时操作多个区域的立体车库,难免存在疏忽,经常发生因车门未关而引发事故;即使设置了车宽检测装置的智能立体车库,由于通常采用对射光电,仅仅在停车设备启动前进行检测,无法进行全过程的全覆盖的检测,也不能在立体车库使用过程中实现全覆盖防车门误开而进行自动保护。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解决立体车库使用过程中如何实现覆盖全过程的防车门误开,进行自动保护的技术问题。
为达到解决上述问题的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立体车库防车门误开系统,车门外侧的载车板两侧平行设有载车板边框竖直面,载车板边框竖直面的顶端向载车板外侧设有载车板边框水平踏面;载车板边框竖直面与载车板边框水平踏面之间设有防车门误开系统,防车门误开系统包括阻车筐、升降装置、传感器和控制系统;载车板边框竖直面与载车板边框水平踏面之间设有升降装置,阻车筐与升降装置连接;升降装置上设有传感器;控制系统分别与传感器和升降装置连接。
优选地,所述升降装置包括上部组件、下部组件、丝杆和螺母;载车板边框水平踏面的下方设有上部组件,载车板边框竖直面的外侧设有下部组件,上部组件和下部组件之间设有垂直于载车板平面的丝杆,丝杆上套设有可上下活动的螺母;上部组件和下部组件上分别设有传感器。
优选地,所述下部组件上设有驱动丝杆转动的电机,电机与控制系统连接。
优选地,所述阻车筐通过连接件与螺母连接。
优选地,所述阻车筐设为平行于载车板边框竖直面的长方形阻车筐,包括上杆体、下杆体、左杆体和右杆体;上杆体设于平行于载车板边框水平踏面的上方,下杆体设于平行于载车板边框水平踏面的下方;上杆体和下杆体之间设有穿过载车板边框水平踏面的左杆体和右杆体;下杆体通过连接件与螺母连接。
优选地,所述传感器设为接近开关。
优选地,所述电机设为步进电机。
相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立体车库防车门误开系统,实现了立体车库使用过程中全程的全覆盖的防车门误开保护;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便捷。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组成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长方形阻车筐组成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载车板边框水平踏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长方形阻车筐降下时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长方形阻车筐升起时示意图。
附图标记:1.载车板;2.载车板边框竖直面;3.载车板边框水平踏面;4.长方形阻车筐;5.上部组件;6.下部组件;7.上接近开关;8.下接近开关;9.中部连接件;10.丝杆;11.螺母;12.步进电机;13.上杆体;14.下杆体;15.左杆体;16.右杆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市特种设备监督检验技术研究院,未经上海市特种设备监督检验技术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83942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