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软包动力电池有效
| 申请号: | 202120839372.9 | 申请日: | 2021-04-22 |
| 公开(公告)号: | CN215644675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25 |
| 发明(设计)人: | 郭彬彬;颜剑;蒋春贵;尹旭;尹邓;王杰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桑顿新能源科技(长沙)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M50/105 | 分类号: | H01M50/105;H01M50/134;H01M10/0525 |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万双艳 |
| 地址: | 410000 湖南省长沙市长沙高新开***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动力电池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软包动力电池,包括电池芯和包裹所述电池芯的气袋,所述气袋具有容纳所述电池芯的电芯区和连通所述电芯区的气袋区,所述气袋区设有加强筋。上述软包动力电池,通过在气袋的气袋区设置加强筋,其一起到铺展气袋区并削弱冲坑应力对气袋边的传递以解决气袋边外翻问题,其二支撑并分开气袋区的立体结构使两片铝塑膜分开以解决铝塑膜贴合导致的未破真空问题,从而提高了电池性能的一致性及生产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化学储能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软包动力电池。
背景技术
在锂离子电池中,软包动力电池因其采用铝塑膜外包装、热融合PP层封装工艺,相比金属壳包装、激光焊接封装工艺的金属壳动力电池更易于释放电池内部压力,更薄、更轻的同时更有利于提高动力电池能量密度,还具备更好的安全性能。
软包动力电池制成中,使用铝塑膜包装电池芯。为了提高动力电池的体积能量密度及制造外形规整的电池利于后续装配,在使用铝塑膜包装电池芯之前,需要按照电池芯的尺寸,将铝塑膜冲压出与电池芯厚度、长度、宽度相匹配的深坑形状。利用机械外力将铝塑膜的尼龙层、铝层、PP层冲压拉伸后,尼龙层、PP层这类塑性材料存在应力反弹,铝塑膜冲坑四周存在应力不均的问题。在电池顶侧封之后,铝塑膜气袋边受应力不均影响产生变形外翻,铝塑膜气袋边外翻后会干涉电池进入、取出流转料框及影响铝塑膜气袋边注液后的封装效果。其中,铝塑膜气袋边较长、气袋区较短时,冲坑应力差异引起铝塑膜气袋边外翻、影响生产效率及封装效果问题;铝塑膜气袋边较短时、气袋区较长时,真空环境引起铝塑膜气袋未破真空、电池芯水含量高,影响电池性能、一致性、注液工序生产效率问题。
因此,如何能够提供一种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软包动力电池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软包动力电池,通过在气袋的气袋区设置加强筋,其一起到铺展气袋区并削弱冲坑应力对气袋边的传递以解决气袋边外翻问题,其二支撑并分开气袋区的立体结构使两片铝塑膜分开以解决铝塑膜贴合导致的未破真空问题,从而提高了电池性能的一致性及生产效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软包动力电池,包括电池芯和包裹所述电池芯的气袋,所述气袋具有容纳所述电池芯的电芯区和连通所述电芯区的气袋区,所述气袋区设有加强筋。
优选地,所述加强筋沿与所述气袋区的气袋边垂直的方向设置。
优选地,所述加强筋采用冲压成型制成。
优选地,所述加强筋的横切面设置为三角形,所述三角形的角位尖端倒圆角。
优选地,所述加强筋的横切面设置为五边形,所述五边形的角位尖端倒圆角。
优选地,所述气袋由整张铝塑膜沿中心线折叠构成,所述铝塑膜的所述中心线两侧对称设置有采用冲压成型制成的一对铝塑膜冲坑,所述电芯区由一对所述铝塑膜冲坑折叠构成。
优选地,所述铝塑膜冲坑和所述加强筋采用一体冲压成型制成。
优选地,所述加强筋的数量为多个。
优选地,所述电池芯的两端具有电池极耳。
优选地,所述电池极耳热封装于所述气袋两侧的顶封区。
相对于上述背景技术,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软包动力电池包括电池芯和气袋,气袋包裹电池芯,气袋具有电芯区和气袋区,气袋区连通电芯区,电芯区容纳电池芯,气袋区设置有加强筋;该软包动力电池相较于现有技术而言,增设了加强筋这一结构,在解决气袋边较长、气袋区较短的问题时:加强筋起到铺展气袋区和削弱冲坑应力对气袋边的传递的作用,从而解决气袋边外翻问题;在解决气袋边较短时、气袋区较长的问题时:加强筋支撑并分开气袋区的立体结构使两片铝塑膜分开,从而解决铝塑膜贴合导致的未破真空和电池芯水含量高问题;该软包动力电池提高了电池性能的一致性及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桑顿新能源科技(长沙)有限公司,未经桑顿新能源科技(长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83937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LTCC铜电极共烧炉
- 下一篇:一种塔吊预埋腿固定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