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蓄液容器的按压式泵头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120836906.2 | 申请日: | 2021-04-22 |
公开(公告)号: | CN214609088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05 |
发明(设计)人: | 廖志宏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廖氏原生物医学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D47/34 | 分类号: | B65D47/34 |
代理公司: | 深圳正和天下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581 | 代理人: | 杨波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坪山新区坪山办事处***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容器 按压 式泵头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蓄液容器的按压式泵头结构,包括用于与外部蓄液体袋相连接的泵头连接柱以及用于排液体的泵头体;所述泵头体上部安设有按压块,且在所述泵头体下侧部位设置有用于排出液体的出液体管,还包括设置于所述泵头体内部的弹簧体以及导通柱;所述导通柱上开设有与所述泵头连接柱相连通的通孔;所述导通柱与所述按压块相连接,且可随所述按压块的下移同步移动,实现与所述泵头连接柱的导通,实际应用过程中,可以较好的通过按压块以及内部结构实现按压出液体,结构设计合理,应用效果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按压泵产品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结构设计合理,应用效果突出的用于蓄液容器的按压式泵头结构。
[背景技术]
按压式泵头是人们日常生活中较为常见的产品,通过按压泵头的按钮,使得泵体内部通道连通,使得液体可以顺畅流出,给实际的使用带来了很大的便利。
然而,目前的泵头结构依然存在较多的不足之处,如受力不够人性化、结构不够合理等等,制约着产品的更好的推广。
基于此,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进行了大量的研发与实验,并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实用新型内容]
为克服现有技术所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结构设计合理,应用效果突出的用于蓄液容器的按压式泵头结构。
本实用新型解决技术问题的方案是提供一种用于蓄液容器的按压式泵头结构,包括用于与外部蓄液体袋相连接的泵头连接柱以及用于排液体的泵头体;所述泵头体上部安设有按压块,且在所述泵头体下侧部位设置有用于排出液体的出液体管;
还包括设置于所述泵头体内部的弹簧体以及导通柱;所述导通柱上开设有与所述泵头连接柱相连通的通孔;所述导通柱与所述按压块相连接,且可随所述按压块的下移同步移动,实现与所述泵头连接柱的导通。
优选地,所述泵头连接柱与所述泵头体之间通过一连接体一体成型式相连接。
优选地,所述泵头连接柱外周环状设置有多层用于起密封连接作用的密封环。
优选地,所述按压块、导通柱以及所述出液体管同轴连接。
优选地,所述泵头体呈圆饼状结构,中间开设有用于贯穿设置所述按压块的通孔。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蓄液容器的按压式泵头结构通过同时设置用于与外部蓄液体袋相连接的泵头连接柱11以及用于排液体的泵头体13;所述泵头体13上部安设有按压块14,且在所述泵头体13下侧部位设置有用于排出液体的出液体管15,还包括设置于所述泵头体13内部的弹簧体以及导通柱;所述导通柱上开设有与所述泵头连接柱11相连通的通孔;所述导通柱与所述按压块14相连接,且可随所述按压块14的下移同步移动,实现与所述泵头连接柱11的导通,实际应用过程中,可以较好的通过按压块14以及内部结构实现按压出液体,结构设计合理,应用效果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蓄液容器的按压式泵头结构的立体状态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
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此实用新型。
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当组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组件。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组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组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廖氏原生物医学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廖氏原生物医学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83690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