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石油化工加热炉用废热回收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120835170.7 | 申请日: | 2021-04-22 |
| 公开(公告)号: | CN214582571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02 |
| 发明(设计)人: | 谢德智 | 申请(专利权)人: | 谢德智 |
| 主分类号: | F27D17/00 | 分类号: | F27D17/00;F28D7/08;F28F27/00;F28F13/12;F28F9/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众允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803 | 代理人: | 沈小青 |
| 地址: | 817500 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茫崖*** | 国省代码: | 青海;6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石油化工 加热炉 用废热 回收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石油化工加热炉用废热回收装置,包括底板,底板顶部设置有加热炉本体,加热炉本体顶部外壁设置有烟罩,烟罩顶部内壁设置有出烟管一,出烟管一一侧外壁设置有阀门和三通阀二,三通阀二其中一个开口设置有进水管三,三通阀二另一个开口设置有换热机构。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有加热炉本体,加热炉本体顶部通过烟罩连接出烟管一,在出烟管一上设置有换热机构,对排出的烟雾进行热量回收,然后烟尘被过滤器进行过滤排出,在使用完后,关闭阀门,改变三通阀一和三通阀二的开口,通过进水管三向出烟管一和换热机构加水冲洗,防止出烟管一被腐蚀,其中热回收机构对加热炉本体产生的废热进行吸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废热回收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石油化工加热炉用废热回收装置。
背景技术
在现有技术中,近年来,随着社会的日益发展与进步,国家对资源节约、环境保护和能源综合利用等方面的要求逐步提高;传统工业生产的加热炉在使用过程中伴随有大量烟气排放,其中还有大量污染物及废热,既污染环境又浪费资源。
另外,石油化工中用到的加热炉体积较大,能够产生大量的热量,现有技术中,仅对加热炉的烟气余热进行回收再利用,但是在烟气回收利用时,并未对烟气进行过滤,就直接排除,容易造成环境污染,且排烟管内部容易被烟尘污染,长久会造成管道的腐蚀;加热炉不仅只有烟气有余热,炉体表面的温度也十分高,但是没有得到很好的回收利用。
为解决以上风险隐患,防止管道腐蚀和对废热回收,为此,提出一种石油化工加热炉用废热回收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希望提供一种石油化工加热炉用废热回收装置,以解决或缓解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至少提供一种有益的选择。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包括底板,底板顶部设置有加热炉本体,加热炉本体顶部外壁设置有烟罩,烟罩顶部内壁设置有出烟管一,出烟管一一侧外壁设置有阀门和三通阀二,三通阀二其中一个开口设置有进水管三,三通阀二另一个开口设置有换热机构,出烟管一通过换热机构连接有三通阀一,三通阀一其余两个开口分别设置有排污管和连接管,连接管一端连接有过滤器,底板顶部外壁设置有废水槽,排污管与废水槽相连接,加热炉本体外壁设置有热回收机构。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热回收机构包括保温层、进水管一、热水槽和换热管二,保温层设置于加热炉本体外壁,换热管二呈螺旋分布于保温层内部且与加热炉本体外壁相接触。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进水管一设置于换热管二一端,换热管二与热水槽相连接,加热炉本体一侧内壁设置有进风管。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换热机构包括吸热槽、换热管一和温度检测器,吸热槽通过支架固定于底板顶部外壁。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换热管一设置于吸热槽一侧内壁,换热管一两端分别与三通阀一和三通阀二的开口相连接,温度检测器设置于吸热槽一侧内壁,吸热槽一侧内壁分别设置有排水管和进水管二。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过滤器设置于吸热槽一侧外壁,过滤器的输出端设置有出烟管二。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吸热槽一侧内壁转动连接有转动杆,两个转动杆通过皮带相连接,两个转动杆外壁分别设置有两个以上分布均匀的搅拌扇叶。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吸热槽一侧外壁设置有电机,电机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与其中一个转动杆相连接。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由于采用以上技术方案,其具有以下优点:
1、通过设置有加热炉本体,加热炉本体顶部通过烟罩连接出烟管一,在出烟管一上设置有换热机构,对排出的烟雾进行热量回收,然后烟尘被过滤器进行过滤排出,在使用完后,关闭阀门,改变三通阀一和三通阀二的开口,通过进水管三向出烟管一和换热机构加水冲洗,防止出烟管一被腐蚀,其中热回收机构对加热炉本体产生的废热进行吸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谢德智,未经谢德智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83517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