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多功能采矿船有效
| 申请号: | 202120832466.3 | 申请日: | 2021-04-22 |
| 公开(公告)号: | CN214616522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05 |
| 发明(设计)人: | 陈晓晨;唐娟娟;康振;张磊;刘昊天;李艳萍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船舶研究设计院(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第六0四研究院) |
| 主分类号: | E21C50/02 | 分类号: | E21C50/02;B63B35/00 |
| 代理公司: | 上海远同律师事务所 31307 | 代理人: | 刘必榕 |
| 地址: | 200032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多功能 采矿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多功能采矿船,其包括船本体,船本体外部设有可绕着船本体旋转的采矿作业运输管;采矿作业运输管的内腔连通于船本体的内腔;采矿作业运输管上设有全回转推进系统和侧推装置;采矿作业运输管内设有用于海底作业的海底采矿机器人;采矿作业运输管内还设有压载水系统。本实用新型的采矿船,集多种功能为一体,能够实现深海开采,能够提高采矿作业的自动化程度、提升效率;其推进效率高,提高了稳性,避免恶劣工况作业难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船舶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多功能采矿船。
背景技术
海底蕴含丰富的矿产资源,随着装备能力的提升,人类能采掘得到深埋在海底的各类矿产,并对这些资源加以利用。海底采矿分为滨海采矿和深海采矿,滨海矿藏主要为钛铁矿、锆石、金红石、金刚石等,分布100米以上的浅海海底;深海矿藏主要为锰结核、煤、铜、锡、钾盐。西方国家早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就积极发展海底采矿。目前,美国、法国、日本等国的深海挖矿设备,能挖掘2000米以下的海底矿藏。伴随技术比拼的是各国对海底资源的瓜分。
目前我国深海矿产资源开发能力严重不足。一是深海采矿技术发展滞后;二是深海采矿技术发展机制不顺。长期以来我国深海采矿技术装备缺乏明确的国家重大任务的专项支持,也没获得相关企业的重视和投入。
深海采矿技术在全球范围内都是难题,中国正在建造的全球第一艘深海采矿船,最大的设计作业水深能够达到2500米,这艘船上采用完整的矿物开采、深海矿石提升系统、脱水和装卸等配套系统,水下机器人及布放回收系统、起重机和直升机平台等。
现阶段的采矿的核心技术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海底矿体的采掘,二是矿石的水下提升运输。目前技术走在前沿的国家主要是澳大利亚、加拿大、美国和日本,比较主流的采矿装置是链斗式、气压式和水泵式。
现有的主流采矿船是开采海底表层的矿产资源,杂质含量高,很难突破深海开采技术的壁垒。另外,国外的采矿设备大多采用单独的探测、采矿运输和装卸处理系统,矿石运输也是通过结构软管进行,整体采矿效率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多功能采矿船。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一种多功能采矿船,其包括船本体,船本体外部设有可绕着船本体旋转的采矿作业运输管;采矿作业运输管的内腔连通于船本体的内腔;采矿作业运输管上设有用于使采矿作业运输管绕着船本体旋转并使采矿作业运输管定位于指定位置的全回转推进系统;采矿作业运输管上还设有用于对采矿作业运输管的动力定位进行辅助控制的侧推装置;采矿作业运输管内设有用于海底作业的海底采矿机器人;采矿作业运输管内还设有用于控制采矿作业运输管的浮态的压载水系统。
侧推装置的数量为两个;两个侧推装置分别设于采矿作业运输管的两侧。
全回转推进系统的数量为四个。
采矿作业运输管外壁设有两个环形部,每个环形部上各设有两个全回转推进系统。
采矿作业运输管可绕着船本体旋转的角度为180°。
船本体内设有用于对矿物进行收集、过滤、冲洗、脱水、分类存储等作业的采矿作业线。
采矿作业运输管内具有供海底采矿机器人将采集到的矿物运输到采矿作业线的运输通道。
采矿作业运输管和船本体之间为水密连接。
船本体为圆台状。
船本体上设有起重设备和直升机平台;船本体顶部设有信号接收设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船舶研究设计院(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第六0四研究院),未经上海船舶研究设计院(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第六0四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83246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