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锁定套管有效
| 申请号: | 202120827691.8 | 申请日: | 2021-04-22 |
| 公开(公告)号: | CN215018655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07 |
| 发明(设计)人: | 祝斌;赵淮;谭俊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州闻拓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61B17/34 | 分类号: | A61B17/34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13100 江苏省常州市武进***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锁定 套管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锁定套管,包括外套管、内套管、玻珠、滑动块、固定块、钢珠和弹簧,所述内套管设于外套管中,所述玻珠设于外套管上,所述固定块设于外套管上,所述滑动块滑动设于外套管和固定块上,所述钢珠设于外套管和滑动块之间,所述弹簧设于外套管外侧且设于固定块和滑动块之间。本实用新型属于套管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锁定套管,采用玻珠预锁和钢珠完全锁止相结合的方式,解决了传统的套管易滑出,不牢固的技术难题,实现了双重安全防护锁止的技术效果,有效解决了目前市场上锁定套管效果差,且自身结构复杂,维护较为不便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套管技术领域,具体是指一种锁定套管。
背景技术
通常在治疗椎间盘突出症时,在椎间盘脱出的情况下,椎间孔通常很窄。受影响的神经根从头侧发出,通常被纤维组织或骨性椎体包绕。为了使工作通道安全到达脊柱腔,使用环锯切去小关节远端增生的骨质和部分上关节突起的部分扩大椎间孔,使脊柱内窥镜的工作通道到达脊柱腔,使用手术器械摘除疝出的髓核组织,达到治疗椎间盘突出症的目的。
市场上有的环锯是直接进入软组织,环锯一旦接触到骨头时,就要沿着顺时针的方向旋转切割骨质组织,待完成工作后直接退出环锯,这样会刺激或损伤神经,同时对软组织也有损伤。既没有达到减轻病人痛苦减少并发症的目的,又提高了手术的风险性。目前已出现有带保护套管的环锯,操作时,把控性不高;缺少对锯杆的锁定结构,锯杆容易在保护套中滑动,将保护套置入脊柱部位时,锯杆的下端锯齿有露出的风险。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锁定套管,采用玻珠预锁和钢珠完全锁止相结合的方式,解决了传统的套管易滑出,不牢固的技术难题,实现了双重安全防护锁止的技术效果,有效解决了目前市场上锁定套管效果差,且自身结构复杂,维护较为不便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本实用新型一种锁定套管,包括外套管、内套管、玻珠、滑动块、固定块、钢珠和弹簧,所述内套管设于外套管中,所述玻珠设于外套管上,所述固定块设于外套管上,所述滑动块滑动设于外套管和固定块上,所述钢珠设于外套管和滑动块之间,所述弹簧设于外套管外侧且设于固定块和滑动块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滑动块的下端设有凹槽一和凹槽二,所述凹槽一的高度大于凹槽二的宽度。
进一步地,所述钢珠的直径等于凹槽二的高度。
进一步地,所述内套管的外径等于外套管的内径。
采用上述结构本实用新型取得的有益效果如下:本方案一种锁定套管,采用玻珠预锁和钢珠完全锁止相结合的方式,解决了传统的套管易滑出,不牢固的技术难题,实现了双重安全防护锁止的技术效果,有效解决了目前市场上锁定套管效果差,且自身结构复杂,维护较为不便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锁定套管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锁定套管的剖视图。
其中,1、外套管,2、内套管,3、玻珠,4、滑动块,5、固定块,6、钢珠,7、弹簧,8、凹槽一,9、凹槽二。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州闻拓医疗器械有限公司,未经常州闻拓医疗器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82769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冷诱导机
- 下一篇:一种直型喷头以及具有该喷头的医用冲洗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