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内镜下瘤体切除圈扎一体器有效
| 申请号: | 202120825848.3 | 申请日: | 2021-04-21 |
| 公开(公告)号: | CN214966343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03 |
| 发明(设计)人: | 刘小伟;吴宇;易俊;辜雷;何健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小伟;吴宇 |
| 主分类号: | A61B17/3205 | 分类号: | A61B17/3205 |
| 代理公司: | 常州市英诺创信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58 | 代理人: | 王美华 |
| 地址: | 410005 湖南省长沙市开***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内镜下瘤体 切除 一体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内镜下瘤体切除圈扎一体器,包括设置在内窥镜上的套扎环和收缩在外管内的圈套,所述外管上设置有用于将套扎环脱落内窥镜并实现套扎的第一控制机构,所述外管上设置有用于控制圈套伸出或者收缩在外管内的第二控制机构,本实用新型内镜下瘤体切除圈扎一体器在使用时,通过外管上的第一控制器能够使得套扎环由内窥镜脱落,同时第二控制机构控制圈套伸出或者收缩在外管内,这样实现将套扎和切割一起,缩短手术时间,简化了手术流程,扩大了手术可适用范围,减少了手术耗材的使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内镜下瘤体切除圈扎一体器。
背景技术
目前使用套扎器结合圈套器全层切除胃底黏膜下肿瘤的方法已广泛应用于临床,手术过程中,由于消化内镜只有一个内镜钳道的情况下(双钳道内镜在手术中有着很大的局限性),需要手术中途更换圈套器以及套扎器,而这个步骤会明显增加手术时间,使手术流程更为繁琐,同时也增加了手术耗材的使用,同时由于目前市面上可使用的套扎器大小的局限,该手术方式只适用于瘤体直径小于12mm。因此目前急需一种新的医疗器械来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以配合手术方式,缩短手术时间,简化手术流程,扩大手术可适用范围,减少了手术耗材的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解决由于消化内镜只有一个内镜钳道的情况下(双钳道内镜在手术中有着很大的局限性),需要手术中途更换圈套器以及套扎器,而这个步骤会明显增加手术时间,使手术流程更为繁琐,同时也增加了手术耗材的使用,同时由于目前市面上可使用的套扎器大小的局限的问题,现提供了内镜下瘤体切除圈扎一体器。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内镜下瘤体切除圈扎一体器,包括设置在内窥镜上的套扎环和收缩在外管内的圈套,所述外管上设置有用于将套扎环脱落内窥镜并实现套扎的第一控制机构,所述外管上设置有用于控制圈套伸出或者收缩在外管内的第二控制机构。
本实用新型通过外管上的第一控制器能够使得套扎环由内窥镜脱落,同时第二控制机构控制圈套伸出或者收缩在外管内,这样实现将套扎和切割一起,缩短手术时间,简化了手术流程,扩大了手术可适用范围,减少了手术耗材的使用。
为了实现第一控制机构,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控制机构包括第一滑环和拉线,所述第一滑环滑动设置在外管上,所述拉线的一端设置在第一滑环上,所述拉线的另一端穿过外管并设置在套扎环和内窥镜之间。通过在外管上滑动设置第一滑环,第一滑环通过拉线带动套扎环从内窥镜上脱落,实现第一控制机构。
为了更好的控制套扎环脱落,进一步地,所述拉线上设置有限位块,所述套扎环位于限位块和第一滑环之间。通过在拉线上设置限位块,限位块对防止拉线和套扎环出现滑脱现象,保证套扎环脱落内窥镜稳定可靠。
为了实现第二控制机构,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控制机构包括滑动设在外管上的第二滑环,所述圈套设置在第二滑环上。通过在外管上滑动设置第二滑环,第二滑环与圈套连接,这样可以带动圈套伸出或者收缩在外管内。
为了简化设备的使用过程,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控制机构和第二控制机构为一体成型。通过将第一控制机构和第二控制机构作为一体成型结构,减少操作部件,防止部件过多导致错误操作。
进一步地,所述内窥镜的一端设置有透明帽,所述套扎环套设在透明帽上。
进一步地,所述透明帽呈锥形,所述透明帽的小端安装在内窥镜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小伟;吴宇,未经刘小伟;吴宇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82584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