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汽车零部件加工的自动焊接设备有效
| 申请号: | 202120824347.3 | 申请日: | 2021-04-21 |
| 公开(公告)号: | CN214868223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26 |
| 发明(设计)人: | 叶挺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温州华博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3K37/02 | 分类号: | B23K37/02;B23K37/04 |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际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76 | 代理人: | 冯起芹 |
| 地址: | 325000 浙江省温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汽车零部件 加工 自动 焊接设备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汽车零部件加工的自动焊接设备,涉及汽车零部件焊接设备技术领域,包括工作箱、第一空腔、安装块、底座、滑块、第一电动伸缩杆、焊接机构、固定块、第二电动伸缩杆、夹板、第二空腔、转轴、齿轮、限位板、齿条、第一丝杆、第一伺服电机、活动板、连接杆、第二丝杆、第二伺服电机和第三电动伸缩杆。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齿条和焊接机构,在夹板固定零部件的两侧时,同时对于零部件的多个表面进行固定,保证了装置对于零部件的固定效果,适用于不同零部件焊接加工,保证了装置的使用效果,通过设置第二丝杆,装置可以自由调节焊接机构与零部件的相对位置,保证了装置的工作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零部件焊接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用于汽车零部件加工的自动焊接设备。
背景技术
汽车零部件作为汽车工业的基础,是支撑汽车工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必要因素,特别是当前汽车行业正在如火如荼开展的自主开发与创新,更需要一个强大的零部件体系作支撑。汽车零部件在进行加工工作时,通常需要进行焊接工作,由于人工在焊接的时候,对人工的伤害很大,所以有的汽车零部件在焊接的时候采用自动焊接装置,有利于避免工作时产生的火花对于人体造成伤害。
现有的汽车零部件加工的自动焊接设备在对于零件进行加持工作时,通常只能夹持一种形状的零件,当更换一种形状的零件进行工作时,夹持效果较差,容易出现打滑现象,需要更换装置进行工作,影响装置的工作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汽车零部件加工的自动焊接设备,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汽车零部件加工的自动焊接设备,包括工作箱,所述工作箱内部开设有第一空腔,所述第一空腔内壁底部设有滑动连接的底座,所述第一空腔内壁顶部于所述底座上方设有滑动连接的滑块,所述滑块底部设有第一电动伸缩杆,所述第一电动伸缩杆输出轴套设有焊接机构,所述底座顶部两侧对称设有固定块,两个所述固定块外壁相邻一侧设有第二电动伸缩杆,所述第二电动伸缩杆输出轴套设有夹板,所述夹板与所述底座顶部滑动连接,所述底座外壁两侧对称开设有第二空腔,所述第二空腔内壁两侧设有同一个转动连接的转轴,所述转轴外壁套设有齿轮,所述转轴外壁于所述齿轮一侧套设有限位板,所述限位板一端延伸至所述夹板外侧,所述夹板外壁于所述第二电动伸缩杆两侧对称设有安装块,所述安装块顶部设有滑动连接的齿条,所述齿条与所述齿轮啮合,所述夹板外壁于所述第二电动伸缩杆上方设有转动连接的第一丝杆,所述夹板内部于所述第一丝杆一侧设有第一伺服电机,所述第一伺服电机输出轴与所述第一丝杆固定连接,所述第一丝杆外壁套设有转动连接的活动板,所述活动板与所述第二电动伸缩杆滑动连接,所述活动板外壁两侧对称设有转动连接的连接杆,两个所述连接杆一端分别与两个所述齿条转动连接,所述第一空腔内壁两侧设有同一个转动连接的第二丝杆,所述第二丝杆与所述滑块转动连接,所述工作箱内部于所述第二丝杆一侧设有第二伺服电机,所述第二伺服电机输出轴与所述第二电动伸缩杆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空腔内壁底部于所述底座一侧设有第三电动伸缩杆,所述第三电动伸缩杆输出轴与所述底座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夹板外壁远离所述第二电动伸缩杆一侧匹配设有摩擦块,增大了夹板与零部件之间的摩擦力,保证了夹板的夹持效果。
进一步的,所述工作箱外壁于所述第一空腔一侧设有转动连接的活动门,当装置进行焊接工作时,活动门关闭,避免对于人体造成伤害。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空腔内壁设有与所述转轴相匹配的滚珠轴承,通过设置滚珠轴承来代替转动,保证了转轴转动时的顺滑。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空腔内壁设有与所述底座相匹配的滑轨,限制了底座的运动方向,保证了底座运动时的稳定性。
进一步的,所述滑块内部设有与所述第二丝杆相匹配的丝杆螺母,第二丝杆与丝杆螺母相对运动,带动丝杆螺母进行运动,滑块随之进行运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温州华博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未经温州华博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82434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精度电磁驱动直线模组
- 下一篇:一种分散农户生活污水分散收集厌氧反应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