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S管分配阀、泵送系统及混凝土泵送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2120823101.4 | 申请日: | 2021-04-21 |
公开(公告)号: | CN216429914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03 |
发明(设计)人: | 谭东才;余泉旭;刘君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一汽车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4B53/10 | 分类号: | F04B53/10;F04B53/16;F04B15/02;F04B1/02;B28C5/14 |
代理公司: | 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2 | 代理人: | 周琦 |
地址: | 410100 湖南***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分配阀 系统 混凝土泵 设备 | ||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S管分配阀、泵送系统及混凝土泵送设备。其中,S管分配阀包括:S管、摆动轴和连续齿形板。其中,所述S管连接有所述摆动轴用以带动所述S管进行循环摆动,所述S管的底部有所述连续齿形板。在该S管分配阀中,通过在S管分配阀中的所述S管的底部设置所述连续齿形板。与现有技术中在S管的底部设置离散型的耙齿结构相比,所述连续齿形板能够实现更好的搅料效果,进而可以有效防止混凝土的骨料卡置在所述S管与所述料斗之间的间隙中,对所述S管和所述料斗造成磨损。另外,所述连续齿形板的加工工艺相比于离散型耙齿结构也较为简单,进一步也降低了生产成本。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泵送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S管分配阀、泵送系统及混凝土泵送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混凝土泵如拖泵、车载泵及泵车等泵送装置大多采用S管分配阀。在进行打泵时,通过S管的摆动使输送缸切换吸料和泵料。S管摆动时,扰动料斗中的混凝土,料斗底部一部分混凝土被拨到输送缸上得以泵送。为便于S管顺畅摆动,S管的底部与料斗需设有一定间隙。因此,S管摆动过程中,其与料斗之间的间隙内容易卡置混凝土的骨料,由此会加速磨损S管和料斗,甚至会卡死S管。
现有技术中,通常是增大S管底部与料斗之间的间隙,并且在S管的底部设置导料板。但是,现有的导料板通常是离散型的耙齿状。该类型的导料板的搅料效果并不理想,并且,离散型耙齿状的导料板的加工工艺较为复杂,生产成本较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S管分配阀、泵送系统及混凝土泵送设备,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S管底部的导料板的搅料效果差,加工工艺复杂和生产成本高的问题,以实现提升S管底部的导料板的搅料效果,简化导料板的加工工艺和降低生产成本的效果。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S管分配阀,包括:S管、摆动轴和连续齿形板。
其中,所述S管连接有所述摆动轴用以带动所述S管进行循环摆动,所述S管的底部有所述连续齿形板。
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S管分配阀中,所述S管连接有所述摆动轴,以带动所述S管进行循环摆动,所述S管的底部有所述连续齿形板。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S管分配阀,所述连续齿形板包括立板和多个凸齿。所述立板固定连接在所述S管底部。多个所述凸齿固定在所述立板的底部。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S管分配阀,所述立板和多个所述凸齿一体成型。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S管分配阀,所述S管的底部设置有底部加强板。所述连续齿形板连接在所述底部加强板上;或者,
所述连续齿形板连接在所述S管靠近所述摆动轴的一侧的底部。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S管分配阀,所述连续齿形板的数量至少为两个。两个所述连续齿形板沿所述S管的中心轴线对称布设。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S管分配阀,所述摆动轴与所述S管的水平入口段同轴设置。并且,所述摆动轴和所述S管的水平入口端处均安装有轴承;或者,所述摆动轴的端部形成有花键。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泵送系统,包括料斗和如上所述的S管分配阀。其中,所述S管分配阀安装在所述料斗内部,并且所述连续齿形板与所述料斗的内壁面之间形成间隙。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泵送系统,所述连续齿形板上的各凸齿顶点与所述料斗的内壁面之间的间隙处处相等。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泵送系统,所述料斗的内部还安装有用于搅拌所述料斗内的料体的搅拌装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一汽车制造有限公司,未经三一汽车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82310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有机肥快速烘干出料装置
- 下一篇:高反射薄膜及软性电路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