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传输线路用检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20821221.0 | 申请日: | 2021-04-21 |
公开(公告)号: | CN215180793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14 |
发明(设计)人: | 张健;铁小辉;朱运起;陈伟东;张磊;郭广涛;王治东;董浩;谢祥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通信建设集团设计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31/58 | 分类号: | G01R31/58;G01R1/04 |
代理公司: | 西安万知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61264 | 代理人: | 陈松芳 |
地址: | 100000 北京市大兴区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传输 线路 检测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传输线路用检测装置,在检测设备主体顶端面一侧设置有固定块,固定块上设有活动槽,活动槽内滑动连接有拉杆,拉杆上套设有弹簧,拉杆上设置有推板,活动槽的一侧设有通孔,拉杆穿出通孔的一端设置有固定夹板,活动槽的另一侧设有穿孔,拉杆穿出穿孔的一端设置有把手,检测设备主体顶端面另一侧设置有定位块,定位块的一侧设有固定槽,固定槽内设置有电极片,通过向左侧拉动把手带动固定夹板水平移动,并使得推板配合活动槽的壁面将弹簧挤压变形,将传输线路放入固定槽内后,松开把手,使弹簧进行弹性回复,并推动固定夹板向右移动,来配合固定槽对传输线路进行夹紧作业。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通信传输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传输线路用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通信工程是电子工程的重要分支,也是其中一个基础学科,该学科关注的是,通信过程中的信息传输和信号处理的原理和应用,通信工程研究的是,以电磁波、声波或光波的形式把信息通过电脉冲,从发送端传输到一个或多个接受端,接受端能否正确辨认信息,取决于传输中的损耗高低,信号处理是通信工程中一个重要环节,其包括过滤,编码和解码等。
为保障信息传输的有效性,在通信工程建设中,经常需要对传输线路的故障进行检测,但现有的传输线路用检测装置在日常使用过程中,对检测线路进行夹紧作业时不够方便,不利于快速展开线路检测工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传输线路用检测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不便于对线路进行夹紧操作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传输线路用检测装置,在检测设备主体顶端面一侧设置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上设有活动槽,所述活动槽内滑动连接有拉杆,所述拉杆上套设有弹簧,所述拉杆上设置有推板,所述活动槽的一侧设有通孔,所述拉杆穿出通孔的一端设置有固定夹板,所述活动槽的另一侧设有穿孔,所述拉杆穿出穿孔的一端设置有把手,所述检测设备主体顶端面另一侧设置有定位块,所述定位块的一侧设有固定槽,所述固定槽内设置有电极片。
优选的,所述弹簧的一端连接推板,另一端连接在活动槽的一侧壁面上。
优选的,所述检测设备主体的一面设有显示屏和控制面板。
优选的,所述检测设备主体的两侧设置有防滑垫,所述防滑垫上设有至少一个防滑凸起。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通过向左侧拉动把手带动拉杆水平移动,使固定夹板向左侧水平移动,并使得推板在活动槽内向左滑动,配合活动槽的壁面将弹簧挤压变形,再将传输线路放入固定槽内后,松开把手,弹簧进行弹性回复,推动推板和拉杆在活动槽内向右滑动,带动固定夹板配合固定槽对传输线路进行夹紧作业,并使电极片紧密贴合在传输线路上,来配合控制面板控制检测设备主体对传输线路进行检测作业。
2、本实用新型通过防滑垫能够增加检测设备主体与手部的摩擦力,在工作人员手持检测设备主体时,有效减少设备意外脱手的发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示意图;
图2为图1的A-A主视局部剖切示意图;
图3为图2的a处放大示意图。
图中:1检测设备主体、2固定块、3活动槽、4拉杆、5弹簧、6推板、7通孔、8固定夹板、9穿孔、10把手、11定位块、12固定槽、13电极片、14显示屏、15控制面板、16防滑垫。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通信建设集团设计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通信建设集团设计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82122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