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铜包铝复合漆包线线芯有效
申请号: | 202120820959.5 | 申请日: | 2021-04-21 |
公开(公告)号: | CN214897666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26 |
发明(设计)人: | 孙国平;陶守林;洪海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中容电气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B7/00 | 分类号: | H01B7/00;H01B7/28;H01B7/02;H01B3/30 |
代理公司: | 江苏圣典律师事务所 32237 | 代理人: | 滕敏 |
地址: | 2124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铜包铝 复合 漆包线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铜包铝复合漆包线线芯,包括主体组件、限位机构和防护机构,所述主体组件包括铝芯线、第一铜层、镀锡层和聚脂亚胺层;所述限位机构包括树脂层、凹槽和固定块;所述铝芯线的外侧壁包覆有第一铜层,所述第一铜层的外侧壁包覆有镀锡层,所述镀锡层的外侧壁包覆有聚脂亚胺层,所述聚脂亚胺层的外侧壁包覆有树脂层,所述树脂层的内侧壁均匀开设有凹槽;通过设置的镀锡层,增加了铝芯线和第一铜层的导电性,提高了铜包铝复合漆包线的抗硫化性,由于镀锡层的熔点较低,从而使铜包铝复合漆包线更便于进行焊接工作,通过设置的聚脂亚胺层,增加了对铝芯线和第一铜层的保护,避免了漏电的情况发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漆包线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铜包铝复合漆包线线芯。
背景技术
传统的铜包铝复合漆包线线芯,通常是利用高品质铜带包覆在铝芯的外表面,由于铜和铝的熔点特性不一,从而导致铜包铝复合漆包线在使用时不便于进行焊接工作,且铜包铝复合漆包线在受到外力挤压时,铜带和铝芯极易发生形变,从而降低了铜包铝复合漆包线的使用寿命,为此,提出一种铜包铝复合漆包线线芯。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铜包铝复合漆包线线芯,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铜包铝复合漆包线线芯,包括主体组件、限位机构和防护机构,所述主体组件包括铝芯线、第一铜层、镀锡层和聚脂亚胺层;
所述限位机构包括树脂层、凹槽和固定块;
所述铝芯线的外侧壁包覆有第一铜层,所述第一铜层的外侧壁包覆有镀锡层,所述镀锡层的外侧壁包覆有聚脂亚胺层,所述聚脂亚胺层的外侧壁包覆有树脂层,所述树脂层的内侧壁均匀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的内侧壁插接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远离凹槽的一侧粘接于聚脂亚胺层的外侧壁;
所述主体组件的外侧壁包覆有限位机构,所述限位机构的外侧壁设有防护机构。
优选的:所述树脂层的外侧壁包覆有铝层;树脂层的外侧壁为铝层的内侧壁提供了支撑力。
优选的:所述铝层的外侧壁包覆有第二铜层;使第二铜层和铝层之间形成牢固的原子间冶金结合。
优选的:所述第二铜层的外侧壁涂覆有绝缘漆层;绝缘漆为第二铜层提供了绝缘保护。
优选的:所述防护机构包括碳素纤维基层、第一阻尼板、菱形阻尼块、第三阻尼板和聚氯乙烯层;
所述绝缘漆层的外侧壁粘接有碳素纤维基层,所述碳素纤维基层的外侧壁均匀粘接有第一阻尼板;碳素纤维基层为第一阻尼板的底部提供了支撑力。
优选的:所述第一阻尼板的上表面粘接有菱形阻尼块,所述菱形阻尼块远离第一阻尼板的一端粘接有第三阻尼板;通过菱形阻尼块发生形变,对铜包铝复合漆包线受到的外力进行卸力。
优选的:所述第三阻尼板远离菱形阻尼块的一侧粘接于聚氯乙烯层的内侧壁;第三阻尼板通过菱形阻尼块为聚氯乙烯层的内侧壁提供了支撑力。
优选的:所述聚氯乙烯层的外侧壁粘接有耐磨层;耐磨层增加了的聚氯乙烯层的耐磨性,提高了铜包铝复合漆包线的使用寿命。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一、通过设置的镀锡层,增加了铝芯线和第一铜层的导电性,提高了铜包铝复合漆包线的抗硫化性,由于镀锡层的熔点较低,从而使铜包铝复合漆包线更便于进行焊接工作,通过设置的聚脂亚胺层,增加了对铝芯线和第一铜层的保护,避免了漏电的情况发生;
二、通过设置的聚氯乙烯层带动第三阻尼板运动,运动的第三阻尼板带动菱形阻尼块运动,运动的菱形阻尼块通过挤压第一阻尼板发生形变,从而通过形变的菱形阻尼块对铜包铝复合漆包线受到的外力进行卸力,从而再次增加了对铝芯线和第一铜层的保护,避免了铜包铝复合漆包线的使用寿命受到影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中容电气有限公司,未经江苏中容电气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82095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