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方向可调型盲插胃肠营养管有效
申请号: | 202120820745.8 | 申请日: | 2021-04-21 |
公开(公告)号: | CN214859358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26 |
发明(设计)人: | 李颖川;李备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涞富医疗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J15/00 | 分类号: | A61J1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0 | 代理人: | 赵蕊红 |
地址: | 510400 广东省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方向 可调 型盲插 胃肠 营养 | ||
一种方向可调型盲插胃肠营养管,设置有管体、引导机构以及装配于管体后端的支架,引导机构设置有导丝和至少一根芯丝,导丝与芯丝套装于管体内部,且导丝的前端与芯丝的前端固定连接,导丝的末端、芯丝的末端分别装配于支架。导丝与芯丝的前端焊接固定。导丝、芯丝中的至少一种的前端连接有软质头。芯丝设置为一根、两根或者三根。管体的前端设置有用于导丝、芯丝部分漏出于管体的开口。导丝或者芯丝的外表面覆设有软质保护层,芯丝的直径小于导丝的直径。该方向可调型盲插胃肠营养管,在插管过程中能够灵活调整方向,缩短了插管通过幽门的时间,提高了插管通过幽门的成功率,且插管过程中对人体消化道造成的损伤小。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方向可调型盲插胃肠营养管。
背景技术
重病和重创均可引起机体代谢的改变,使机体的分解代谢大于合成代谢,如果机体长期处于分解代谢大于合成代谢的过程中,就会造成机体严重营养不良和免疫力低下,进一步导致胃排空差、多脏器功能不全或衰竭等问题。重病或者重创患者手术后实施营养补给,可以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使病情缓解、病程缩短、病死率下降。通常认为在手术后12~24小时进行营养补给是安全的,有助于减少切口感染和肺部感染等问题。
目前,对重病或者重创患者手术后实施营养补给的方式主要有肠内营养和肠外营养两种方式。肠外营养是从静脉内供给营养作为手术前后及重病或者重创患者的营养支持方式,肠内营养是经胃肠道提供代谢需要的营养物质的营养支持方式。现有的医学研究表明,接受肠内营养的患者发生感染的风险和病死率明显低于接受肠外营养的患者。所以,只要患者有胃肠道功能,首选肠内营养进行营养补给。对于重症胰腺炎、经胃喂养不耐受、反流误吸高风险患者尤其适合幽门后营养补给。
肠内营养的途径有口服和经导管输入营养物质两种方式,对于无进食障碍的患者,可以直接通过口服营养物质进行营养补给。对于有进食障碍的患者,需要利用导管输入营养物质,现有的导管包括普通胃管和鼻肠管。采用鼻肠管持续滴注法给危重患者供给营养与采用普通胃管间断供给营养的方法相比,既能保护患者特别是对胃部功能受损的患者胃肠道的正常功能,又可以减少许多并发症的发生。所以,鼻肠管持续滴注法已经成为了主流肠内营养补给方式。
幽门后营养补给时,临床上通常采取的置管方法包括引导法和盲插法。引导法是借助胃镜、X线或者内窥镜辅助置管,引导法置管路径明确,准确率高,但是引导法需要对患者进行院内转运,具有交叉感染的等风险。为了避免转运带来的交叉感染等风险,医护人员通常采用盲插法进行幽门后营养补给置管。盲插法是医护人员不借助任何辅助设备,徒手将鼻肠管置入幽门后的方法。盲插法分为被动等待和主动盲插两种方式,被动等待盲插法的前提是患者胃动力正常,使用时将鼻肠管置入患者胃部,在胃动力的作用下,8~12小时后鼻肠管自动通过幽门。主动盲插法是医护人员通过感知阻力,通过上下移动鼻肠管来调节方向,寻找幽门,最终将鼻肠管置入幽门后的方法。盲插法具有操作方便、创伤小的优势,可以改善肠内营养的耐受性,误吸风险低,减少VAP等并发症的发生。但是,被动等待盲插法置管耗费时间长,容易错过患者肠内营养补给的时机;目前主动盲插法通过幽门的成功率低,不易操作,鼻肠管容易在胃中盘旋,且鼻肠管不断上下移动寻找幽门时,容易对消化道造成损伤。
因此,针对现有技术不足,提供一种方向可调型盲插胃肠营养管以克服现有技术不足甚为必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避免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方向可调型盲插胃肠营养管,在插入过程中能够灵活调节前端方向,可以缩短寻找幽门的时间,操作简便,置入幽门的成功率高且调节前端方向时不需要采用不断上下移动营养管的方法,对人体消化道造成的损伤小。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措施实现。
提供一种方向可调型盲插胃肠营养管,设置有管体、引导机构以及装配于管体后端的支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涞富医疗设备有限公司,未经广州涞富医疗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82074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带有驱鸟装置的信号塔
- 下一篇:一种漆包线缠绕放线支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