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具有访客模式的智能门禁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2120819738.6 | 申请日: | 2021-04-21 |
公开(公告)号: | CN215526766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14 |
发明(设计)人: | 周仁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市腾马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7C9/25 | 分类号: | G07C9/25;G07C9/27;G07C1/10 |
代理公司: | 江苏弘扬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495 | 代理人: | 刘锦霞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苏州市高***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访客 模式 智能 门禁 设备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具有访客模式的智能门禁设备,其包括智能门禁控制器主体,所述智能门禁控制器主体固定设置在门内,所述智能门禁控制器主体包括服务器通信模块、终端通信模块、解锁模块、报警系统和访客模式,所述服务器通信模块和终端通信模块固定连接,所述服务器通信模块和终端通信模块与外界移动设备匹配,所述解锁模块用于解锁门锁,所述报警系统与所述解锁模块连接,所述访客模式固定设置在所述解锁模块内部;所述服务器通信模块和终端通信模块下方连接有信息加密解密模块,所述信息加密解密模块下方设置有主控芯片本装置将指纹识别器和公司考勤系统绑定,员工在通过指纹识别器开锁的同时可以实现公司打卡同步。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智能门禁制造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具有访客模式的智能门禁设备。
背景技术
门禁系统顾名思义就是对出入口通道进行管制的系统,它是在传统的门锁基础上发展而来的。传统的机械门锁仅仅是单纯的机械装置,无论结构设计多么合理,材料多么坚固,人们总能通过各种手段把它打开。在出入人员很多的通道钥匙的管理很麻烦,钥匙丢失或人员更换都要把锁和钥匙一起更换。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就出现了电子磁卡锁,电子密码锁,这两种锁的出现从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人们对出入口通道的管理程度,使通道管理进入了电子时代,但随着这两种电子锁的不断应用,它们本身的缺陷就逐渐暴露,磁卡锁的问题是信息容易复制,卡片与读卡机具之间磨损大,故障率高,安全系数低。密码锁的问题是密码容易泄露,又无从查起,安全系数很低。同时这个时期的产品由于大多采用读卡部分与控制部分合在一起安装在门外,很容易被人在室外打开锁。这个时期的门禁系统还停留在早期不成熟阶段,因此当时的门禁系统通常被人称为电子锁,应用也不广泛。随着感应卡技术,生物识别技术的发展,门禁系统得到了飞跃式的发展,进入了成熟期,出现了感应卡式门禁系统,指纹门禁系统,虹膜门禁系统,面部识别门禁系统,指静脉识别门禁系统,乱序键盘门禁系统等各种技术的系统,它们在安全性,方便性,易管理性等方面都各有特长,门禁系统的应用领域也越来越广。
但是,门禁用在人员出入较多的公司有时候就显得有些麻烦,比如有访客来到公司时,公司无人值守的情况下只能让访客在门外等候,这给访客带来一些不好的印象。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具有访客模式的智能门禁设备,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具有访客模式的智能门禁设备,其包括智能门禁控制器主体,所述智能门禁控制器主体固定设置在门内,所述智能门禁控制器主体包括服务器通信模块、终端通信模块、解锁模块、报警系统和访客模式,所述服务器通信模块和终端通信模块固定连接,所述服务器通信模块和终端通信模块与外界移动设备匹配,所述解锁模块用于解锁门锁,所述报警系统与所述解锁模块连接,所述访客模式固定设置在所述解锁模块内部;所述服务器通信模块和终端通信模块下方连接有信息加密解密模块,所述信息加密解密模块下方设置有主控芯片,所述主控芯片两端连接有信息库和安全保护设备,所述主控芯片的下端固定设置有开锁电路。
进一步,作为优选,所述解锁模块包括指纹识别器、IC读卡器和访客模式,所述指纹识别器、IC读卡器和访客模式下方固定连接报警系统,所述指纹识别器、IC读卡器和访客模式三种方式中的一种方式验证合格则解锁成功。
进一步,作为优选,所述访客模式和移动设备匹配,所述访客模式能够通过所述服务器通信模块和终端通信模块传送信息到所述移动设备上。
进一步,作为优选,所述指纹识别器的一端连接有公司考勤系统用于记录员工考勤情况。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本装置在门禁系统中加入访客模式,访客可以给门禁系统使用者的移动设备发送请求,使用者再通过移动设备由服务器通信模块和终端通信模块发送给访客,给访客拥有开启门锁的权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市腾马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市腾马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81973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