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外置阀减振器的中间缸有效
| 申请号: | 202120816907.0 | 申请日: | 2021-04-21 | 
| 公开(公告)号: | CN217301393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26 | 
| 发明(设计)人: | 陈必君;盛企豪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路得坦摩汽车部件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16F9/32 | 分类号: | F16F9/32 | 
| 代理公司: | 浙江千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3246 | 代理人: | 裴金华 | 
| 地址: | 31300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外置 减振器 中间 | ||
一种用于外置阀减振器的中间缸,包括缸体、设置于所述缸体两端的O圈槽。本装置采用将O圈槽单独加工后缸体焊接的分体式结构,免去模具的影响。本装置缸体与O圈槽可采用分体式连接的方法制作,且O圈槽采用机加工工艺制造,具有加工工艺简单、精度高、连接强度高、生产灵活等优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车辆减振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外置阀减振器的中间缸。
背景技术
外置电磁阀减振器,在工作缸和储油筒之间,有一个中间缸,用以导油至电磁阀;工作缸外圆面和中间缸内圆面之间采用O圈密封,中间缸上有开设内凹槽以放置O圈。但是该结构由于中间缸为一体式结构,需要先将中间缸的钢管两端缩口,而后再在缩口处利用滚槽工艺加工出密封圈槽。该加工方法对材料的延展率要求高,且前期需要制作模具,滚槽后需要整形,尺寸精度较难控制,大规模生产之前,模具调试时间较长,此外,还需定期检验模具。因为上述结构需要开模及设备调试,因此该结构生产成本高,不适用于小批量生产及样件制作。
因此,亟需一种适用于小批量生产或样件制作的结构,且性能可靠、加工方式简单。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外置阀减振器的中间缸,采用将O圈槽单独加工后缸体焊接的分体式结构,免去模具的影响。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用于外置阀减振器的中间缸,包括缸体、设置于所述缸体两端的O圈槽。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选,所述O圈槽包括外圆面台阶、内圆面台阶、以及沟槽,所述内圆面台阶的高度为0.1-0.2mm。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选,所述外圆面台阶与所述缸体的内圆面过盈配合。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缸体与O圈槽可采用分体式连接的方法制作,且O圈槽采用机加工工艺制造,具有加工工艺简单、精度高、连接强度高、生产灵活等优点。
产品生产过程能力CPK可达到1.38,产品合格率可达到99%以上,生产效率比原先提高了一倍,并且产品的生产不受数量影响,既可应用于样件制作等小批量生产,也适用于大批量生产,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和经济效益。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O圈槽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3为本实用新型O圈槽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附图说明:缸体1、O圈槽2、外圆面台阶21、内圆面台阶22、沟槽23。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
一种外置阀减振器,如附图1~3所示,包括缸体1、设置于所述缸体1两端O圈槽2。
在本实施例中,装置不需要将所述缸体1直管两端进行缩口,而后再在缩口处利用滚槽工艺加工出密封圈槽的加工工艺,而是在所述缸体1的两端过盈装配两个所述O圈槽2,压装完成后再置于焊接工装上,然后进行激光焊接,激光焊接用于提高连接强度。
在本实施例中,采用所述缸体1与所述O圈槽2的连接结构的优点如下:第一,缸体1不需要缩口、滚槽的复杂工艺,对于缸体1的材料及加工要求都大大降低;第二,O圈槽2可直接机加工成型,其与缸体1的配合尺寸易于控制且精度高,成本较低;第三,上述结构不需要模具,因此生产不受数量影响,既可应用于样件制作,也适用于大批量生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路得坦摩汽车部件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浙江路得坦摩汽车部件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81690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弧形薄壁疲劳试验装置
- 下一篇:一种夹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