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墙体防水结构有效
| 申请号: | 202120816491.2 | 申请日: | 2021-04-20 |
| 公开(公告)号: | CN214941292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30 |
| 发明(设计)人: | 吴进明;孙璐;秦冬彪;李晋玲;曹众;毕瑞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市中建建友防水施工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4B2/00 | 分类号: | E04B2/00;E04B1/66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101300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墙体 防水 结构 | ||
本申请涉及一种墙体防水结构,属于建筑墙体技术领域,其包括基层墙体和地面基础,基层墙体竖直设置于地面基础上,基层墙体外侧设有防水层,防水层与基层墙体之间设有疏水层,疏水层长度方向的两个侧壁开设有用于对渗透至疏水层的水分进行收集的蓄水槽,蓄水槽底端向下倾斜。本申请具有提高墙体的防水性能,延长墙体使用寿命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建筑墙体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墙体防水结构。
背景技术
墙体主要包括承重墙与非承重墙,主要起围护、分隔空间的作用,墙体要有足够的强度和稳定性,更要具有良好的防水性。
目前,现有的可参考公告号为CN203866996U的中国专利,其公开了一种防水墙体结构,包括基层墙体、水泥砂浆层以及贴面面层,水泥砂浆层的两侧分别设有第一防水粘结层及第二防水粘结层,水泥砂浆层经第一防水粘结层粘结于基层墙体上,贴面面层经第二防水粘结层粘结于水泥砂浆层上。通过设置双层防水粘结层,形成密封的防水区域,提高墙体整体的防水性能。
但是,该防水墙体结构在有水渗透至墙体内部时,水会沉积在水泥砂浆层中或第一防水粘结层与基层墙体之间,长时间在水的浸泡下,基层墙体及水泥砂浆层会受到水的侵蚀,从而造成防水效果不佳。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提高墙体的防水性能,延长墙体的使用寿命,本申请提供一种墙体防水结构。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墙体防水结构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墙体防水结构,包括基层墙体和地面基础,基层墙体竖直设置于地面基础上,基层墙体外侧设有防水层,防水层与基层墙体之间设有疏水层,疏水层长度方向的两个侧壁开设有用于对渗透至疏水层的水分进行收集的蓄水槽,蓄水槽底端向下倾斜。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防水层能够阻止水分渗透至疏水层,起到第一层防水屏障作用;当防水层由于开裂等原因导致水分渗透至疏水层时,积聚于防水层与疏水层之间的水分会流动至疏水层内的蓄水槽中,使这些渗透出来的水分能够被蓄水槽收集,不会使水分从疏水层渗透至基层墙体内侧,进而提高基层墙体的防水效果。
优选的,蓄水槽竖直方向上设有多个,相邻蓄水槽之间设有导流槽,导流槽两端分别与相邻蓄水槽连通,最下方的蓄水槽底端连通有排液管,排液管远离蓄水槽的一端连通有蓄水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有水分流动至蓄水槽后,蓄水槽内的水分经导流槽流动至排液管,再经排液管将这些水分排至蓄水腔内,使水分不会从基层墙体外侧渗透至基层墙体内侧,进而提高基层墙体的防水效果。
优选的,蓄水腔内盛放有高吸水树脂。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水分排放至蓄水腔后,蓄水腔内的高吸水树脂能够对流动至蓄水腔内的水分进行吸收,从而对渗透的水分进行合理收集,且高吸水树脂还能对蓄水腔内的湿气进行吸收,避免湿气向上流动扩散至基层墙体,影响基层墙体的防水效果。
优选的,防水层由喷射于疏水层表面的水泥基渗透结晶防水涂料构成。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基层墙体外侧有水分渗透至防水层时,水泥基渗透结晶防水涂料中含有的活性化学物质通过载体水向疏水层渗透,在疏水层表面形成不溶于水的结晶体,堵塞毛细孔道,使疏水层表面致密、防水,提高疏水层的防水效果,使水分不会从疏水层渗透至基层墙体内侧,进而提高基层墙体的防水效果。
优选的,基层墙体与疏水层之间设有防水卷材层。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防水卷材层本身具有较高的防水性能,能够阻挡水分从防水卷材层渗透至基层墙体内侧,进而提高基层墙体的防水效果。
优选的,防水卷材层与疏水层之间设有水泥砂浆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市中建建友防水施工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市中建建友防水施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81649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溶解石油类污水取样器
- 下一篇:一种用于新能源汽车的封装晶体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