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生命体征监测仪有效
申请号: | 202120816227.9 | 申请日: | 2021-04-21 |
公开(公告)号: | CN215384003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04 |
发明(设计)人: | 孙红松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日海云监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B5/0205 | 分类号: | A61B5/0205;A61B5/00;A44C5/00;A44C5/20 |
代理公司: | 北京喆翙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16 | 代理人: | 赵芳蕾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成都市***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生命 体征 监测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生命体征监测仪,包括监测手环以及与监测手环电性连接的监测仪本体,监测手环与监测仪本体之间设有连接导线,监测手环包括手环本体以及位于手环本体两侧的第一腕带与第二腕带,第一腕带远离手环本体一端固定连接有固定扣,固定扣内滑动连接固定板,固定板下端固定连接有半圆齿轮,第二腕带表面设有与半圆齿轮啮合的齿条,固定板与固定扣之间设有固定弹簧,固定板上端固定连接有延伸至固定扣外侧的拉杆,固定扣上端设有与拉杆配合的滑孔。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优点在于,能够根据患者的需要调节监测手环的尺寸,并且监测手环的固定效果好不容易脱离,大大提高了监测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护理监测技术领域,具体是指一种生命体征监测仪。
背景技术
生命体征就是用来判断病人的病情轻重和危急程度的指征,主要有心率、脉搏、血压、呼吸、疼痛、血氧、瞳孔和角膜反射的改变等等,正常人在安静状态下,脉搏为60—100次/分,当心功能不全、休克、高热、严重的贫血和疼痛、甲状腺危象、心肌炎,以及阿托品等药物中毒时,心率和脉搏显著加快,当颅内压增高、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时,脉搏减慢,在一般情况下心率与脉搏是一致的,传统的生命体征监测装置通常需要患者佩戴手环进行对患者的生命体征进行检测,传统的检测手环大多分为两种,一种是固定的换装结构,无法根据患者的手腕粗细对手环进行调节,很容易造成检测不精准,第二种上通过魔术贴进行固定,这种方法虽然能够根据需要调节手环大小,但是魔术贴在长时间使用后容易产生磨损,使得固定效果低下,容易造成手环脱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以上缺陷,提供一种生命体征监测仪,能够根据患者的需要调节监测手环的尺寸,并且监测手环的固定效果好不容易脱离,大大提高了监测效果。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生命体征监测仪,包括监测手环以及与所述监测手环电性连接的监测仪本体,所述监测手环与所述监测仪本体之间设有连接导线,所述监测手环包括手环本体以及位于所述手环本体两侧的第一腕带与第二腕带,所述第一腕带远离所述手环本体一端固定连接有固定扣,所述固定扣内滑动连接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下端固定连接有半圆齿轮,所述第二腕带表面设有与所述半圆齿轮啮合的齿条,所述固定板与所述固定扣之间设有固定弹簧,所述固定板上端固定连接有延伸至所述固定扣外侧的拉杆,所述固定扣上端设有与所述拉杆配合的滑孔。
作为改进,所述第二腕带两侧均设有限位条,所述固定扣内两侧设有与所述限位条配合的限位滑槽,当第二腕带插入固定扣内后使第二腕带两侧的限位条插入固定扣内两侧的限位滑槽内对第二腕带进行限位。
作为改进,所述拉杆上设有外螺纹,所述滑孔内下端设有与所述外螺纹配合的内螺纹,所述拉杆下端与所述固定板转动连接,通过转动拉杆使拉杆的外螺纹拧入滑孔的内螺纹上实现了对拉杆的固定。
作为改进,所述手环本体内设有温度传感器与脉搏传感器,所述第一腕带与第二腕带内均镶嵌有与所述温度传感器与脉搏传感器配合的检测探头,通过温度传感器与脉搏传感器通过检测探头检测到数据,发送到监测仪本体。
作为改进,所述第一腕带上滑动连接有固定套环,将多余的第二腕带插入固定套环内。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的优点在于:当需要给患者配带监测手环时,拉动拉环使固定板压缩固定弹簧发生压缩形变,同时固定板带动半圆齿轮向上抬起,将第二腕带的端部伸入固定扣内,使第二腕带的齿条位于半圆齿轮下端,拉紧第二腕带,使监测手环紧贴患者的手腕,松开拉杆,使半圆齿轮与齿条咬合,实现的监测手环的固定,能够根据患者的需要调节监测手环的尺寸,并且监测手环的固定效果好不容易脱离,大大提高了监测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生命体征监测仪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生命体征监测仪A处放大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日海云监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四川日海云监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81622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